雖然相隔萬里,他們卻感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親密。每天晚上分享創作心得和遇到的趣事,成爲了兩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糧。
展覽過半時,予安接到一個意外邀請:迪拜一家藝術基金會希望委託她創作一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預算相當可觀,但需要她延長亞洲行程,直接前往迪拜進行實地考察。
這意味着她與周縫的分離將再延長兩個月。
予安猶豫了。視頻裏,她小心翼翼地告訴周縫這個消息。
周縫沉默了片刻,然後笑了:“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啊!當然要去!”
“但我們已經分開這麼久了…”予安輕聲說。
“予安,”周縫的表情變得異常溫柔,“記得我們最初的約定嗎?我們要做並肩看世界的人,而不是彼此束縛的人。你的光芒應該被世界看見。”
他頓了頓,眼神堅定:“而且,距離對我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記得嗎?”
第二天,予安收到一個快遞,裏面是一副升級版的智能眼鏡和一對精緻的手環。
“手環是我新做的,”周縫在附帶的紙條上寫道,“它們能夠感知觸覺壓力。無論相隔多遠,當你握住手環,我就能感受到你的溫度。”
予安戴上眼鏡和手環,立刻感受到了來自BJ的輕微壓力——周縫正在握住他的手環,彷彿在與她握手。
淚水模糊了她的視線,但嘴角卻揚起了笑容。在這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有人卻用最科技的方式,表達着最原始的情感。
帶着周縫的支持,予安接受了迪拜的委託。新加坡展覽結束後,她直接飛往阿聯酋。
迪拜的項目挑戰巨大:她需要爲一座新文化廣場創作一件既能體現阿拉伯傳統又能展現現代精神的作品。予安沉浸在當地文化中,走訪古老集市,研究傳統圖案,甚至學習基礎阿拉伯文書法。
靈感在一次參觀清真寺時迸發。她注意到陽光透過傳統雕花窗格(Mashrabiya)投射到地面的圖案,隨着時間推移而變化,彷彿光影的舞蹈。
![]() |
![]() |
她決定創作一件融合阿拉伯傳統幾何圖案與中國刺繡元素的光影裝置,名爲《光之縫》,象徵文明之間的對話與連接。
創作過程中,予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難題。迪拜的強烈陽光和高溫對材料提出了特殊要求,傳統圖案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也困難重重。
無數次,她幾乎要放棄。但每當這時,手環總會傳來溫暖的觸感——周縫彷彿能感知她的情緒波動,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支持。
有一次,材料測試再次失敗後,予安沮喪地坐在工作室地上。突然,智能眼鏡啓動,周縫的全息投影出現在她面前。
“嘿,需要技術支持嗎?”他微笑問。
予安驚訝地睜大眼睛:“這是怎麼…”
“找了朋友幫忙,”周縫俏皮地眨眨眼,“現在,讓我看看你遇到的問題。”
在那之後,周縫幾乎成了予安的遠程技術顧問。他雖然不是光影專家,卻總能從材料結構和視覺平衡的角度提出寶貴建議。更令人驚喜的是,他還通過予安傳來的圖案,發現了阿拉伯幾何圖案與中國傳統紋樣之間的驚人相似性。
“看,這個阿拉伯六邊形星紋與中國的八角紋有着相同的數學基礎,”周縫在視頻中興奮地指出,“人類對美的感知其實是相通的!”
這個發現徹底改變了予安的創作方向。她不再簡單地將兩種文化元素並列,而是深入挖掘它們共通的數學與哲學基礎,創作出了一件真正融合而非拼貼的作品。
《光之縫》落成那天,迪拜王儲親自前來揭幕。當陽光穿過裝置,在地面投射出不斷變化的中阿圖案時,觀衆們發出了驚歎的掌聲。
當地媒體評價道:“予安用光縫合了文化的裂縫,讓我們看到文明之間的對話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深遠。”
站在人羣中,予安撫摸着手環,感受到來自BJ的輕微壓力——周縫正在分享她的喜悅。她突然明白,真正的愛不是相互佔有,而是相互成就;不是形影不離,而是即使遠隔重洋,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
項目結束後,予安歸心似箭。但就在回國的前一天,她接到了周縫的電話。視頻那頭,他的表情異常嚴肅。
“予安,有件事必須告訴你。”周縫深吸一口氣,“奶奶…昨天安詳地走了。”
予安感到心臟驟然收緊。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消息來得還是太突然。
“她走得很平靜,”周縫的聲音有些哽咽,“最後時刻,她手裏還握着你繡的那方手帕。她說…她說生命就像刺繡,有開始就有結束,重要的是過程中創造了什麼美麗。”
淚水模糊了予安的視線:“我馬上改簽機票,最快一班回去。”
周縫卻搖搖頭:“不,完成你在迪拜的最後工作。奶奶最不喜歡別人因爲她的緣故打亂計劃。她說…葬禮不必隆重,只要記得她傳授的手藝和精神就好。”
予安堅持道:“但我必須在你身邊。”
“你一直在,”周縫溫柔地說,“每次我看到那些我們共同創作的作品,感受到手環傳來的溫度,我就知道你在。這纔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最終予安尊重了周縫的意願,但悄悄改簽了機票,提前一天回國,想給他一個驚喜。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當她風塵僕僕趕到周家老宅時,卻發現門口掛着的不是白花,而是五彩絲線編織的花環。院內傳來不是哀樂,而是江南小調。
推開門,予安愣住了——院子里正在舉辦一個小型展覽,展示着周奶奶生前的繡品和周縫根據她圖案創作的新作品。來訪的鄰里們不是穿着黑衣,而是穿着帶有刺繡元素的綵衣,每個人都在分享與奶奶相關的記憶。
周縫正在向大家展示一件他與奶奶合作完成的繡品,一擡頭,看見站在門口的予安,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予安走上前,輕輕擁抱他:“你說得對,奶奶不希望我們悲傷地告別,而是慶祝她曾經如此精彩地活過。”
周縫緊緊回抱她,聲音哽咽:“你怎麼回來了…”
“因爲這就是我應該所在的地方,”予安柔聲說,“與你一起紀念一個非凡的生命。”
那天晚上,賓客散去後,予安和周縫坐在奶奶常坐的繡架前,翻看她留下的繡譜和日記。
在一本泛黃的日記本里,他們發現了奶奶寫於去年冬天的一段話:
“生命有限,但愛與創造不息。今日見縫縫與予安,知我手藝精神有繼,無懼時日。真好啊,年輕的愛如此明亮,能縫補世間所有裂縫。”
合上日記,兩人淚中有笑。周縫輕輕握住予安的手:“奶奶說得對,愛與創造不息。而我們,將繼續縫合這個世界,用我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