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兩天,王志軍的大女兒王子鈺就要開始進行小升初考試了,高考成績也恰巧在同一時間可以查詢。
一家人買完各種需要的東西后,開車往回走,又順路去接王子鈺放學。
雖然六年級的農村孩子自己上學是家常便飯,但是王志軍是有時間就去學校接送孩子上下學,引來不少同學的羨慕。
當王子鈺從學校出來,看到等在校門口的家裏的三輪車以及那一車人,還有大包小包各種喫的、穿的、用的的時候,簡直驚呆了。
這一家人中,今天最開心的當屬六歲的王子涵了,此時的她正坐在媽媽腿上,手裏拿着一杯冰淇淋喫的不亦樂乎。
哦,對了,還有姜巖,因爲有胃病的關係,以往生冷寒涼、堅硬刺激的食物統統不能喫,但凡嘴饞一次,那個缺德的胃馬上開始抗議。
現在好了,換了個身子,現在她是身體倍兒棒,喫嘛嘛香。
這一下午除了購物,就是跟王子涵一樣走哪喫哪,這一大一小兩個孩子看起來還怪喜人的。
姜巖現在算是徹底打開了美食新世界的大門,什麼奶茶炸串兒大辣片,雪糕棒冰,但凡看的上眼的,都想買來嘗一嘗。
這次可不是像纏着姜璇買喫的喝的那次一樣淺嘗輒止,而是開啓了“胡喫海塞”模式,搞的只能在一旁乾瞪眼的宋淵各種明示暗示,讓她悠着點兒。
對宋淵來說,別說自己現在這情況,只能乖乖地喫些軟爛清淡的食物,就算是他能喫能喝,也不想碰那些不乾不淨的垃圾食品。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姜巖不知輕重,把自己這具健康的身體再給造的像個弱雞一樣。
等到接上王子鈺的時候,車上的小喫貨又多了一個。
王嬸兒答應給她買的炸串兒遞過去的時候,王子鈺的眼睛肉眼可見地亮了起來。
“哇,媽,你今天可真大方,一下子買了這麼多?”王子鈺高興地說道。
王嬸兒笑道:“這得託你宋淵哥哥的福,都是他買的。”
王子鈺毫不掩飾對姜巖的喜歡:“謝謝宋淵哥哥,你也太好了吧,我都捨不得讓你走了…”
姜巖打趣道:“你要是這麼說的話,我可真在你們村裏紮根兒了啊。
正好,你不是開學要升初中了嗎,過幾天給你準備個暑假大禮包,保準你這個暑假過得無比充實…”
王子鈺一臉懵逼地問道:“暑假大禮包是啥?”
宋淵現在已經度過了最難受的那段時期,話也跟着多了起來。
他看着還不知道即將面臨重大“災難”的王子鈺笑道:“那是你宋淵哥哥給你準備的畢業驚喜,現在暫時保密~”
隨後跟姜巖對視一眼,倆人都露出會心一笑。王子鈺看着這倆人那一笑,總覺得背後有點涼颼颼的。
一家人就這樣說說笑笑回了村,可以說今天是滿載而歸。
這時候還沒到六點鐘,有下地幹活剛回家的,有在家門口聚在一塊兒嘮嗑的,也有剛喫完飯滿村子瞎溜達的。
大家看到王志軍開着車回來,不免要打個招呼。見車上坐着兩個生面孔,都不免好奇。
有村民問道:“這一家子是上哪兒走親戚去了?這小姑娘、小夥子是啥親戚啊?以前咋沒見過呢?”
問的人多了,王志軍兩口子也懶得一個一個去解釋,索性給出一個簡潔明瞭的回覆:“啊,這是親戚家孩子,頭一次來,剛高考完,從城裏過來玩兒幾天。”
不過一提到高考,大家又有了新話題。
“高中畢業了?那要上大學去了啊?咱莊裏今年有好幾個高考的吧?”
“咱這村裏有啥好玩兒的啊?除了地就是地,河溝這幾年都變成臭水溝了,連個好點兒的景都沒有!”
“這倆孩子是哪裏人啊?往縣城路的路不是說封上了嗎?估計沒個十天半個月都通不了…”
。。。。。。
一車人就這樣一邊走一邊嘮,從村口到家愣是用了半個鐘頭。
進門之後,一家人就開啓了搬運模式。姜巖跟宋淵每人都買了多套從裏到外的換洗衣物,涼鞋、拖鞋、洗漱用品等日常用品應有盡有。
除此之外,還給王家人都買了一些新衣服,各種小孩子喜歡的零食飲品裝了幾大包。
王家的兩個孩子回家之後,感覺像過年了一樣興奮。
尤其是姜巖給她們買的幾條漂亮裙子,實在是太合小女孩的心意了。
至於宋淵,更是大手筆地在買手機的時候順便買了個學習機,兩個孩子都能用。
雖然現在農村的日子也都好過了一些,但是沒有幾個農村家庭是捨得如此消費的。
![]() |
![]() |
關於那個學習機,王志軍兩口子堅持要自己付錢,卻被宋淵強勢地攔了下來。
今天的宋淵已經不是昨天那個瘟雞一樣的宋淵了,話匣子打開了,勸人還真是有一套。
“王叔,王嬸兒,這是我送給兩個妹妹的,就當是見面禮。咱們相逢就是緣分,何況王叔能把我們帶回家,這已經算是救命之恩了。
我們家條件還算不錯,這點東西對我來說不算什麼,你們就安心收下好了。要不然我們倆還不好意思一直住在你們家呢!”
他這樣一說,王叔王嬸兒那裏的心理負擔就算是放下了。這樣,姜巖跟宋淵接下來能心安理得地留宿在王家,王家人也因爲這倆孩子的懂事、知恩圖報而發自內心地高興。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他們看出來了,這倆都是好孩子,實在人,跟他們老王家對路子。要不咋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怎麼他王志軍能撿着這麼倆好孩子,別人撿不着?這就是天定的緣分啊!
回到家後,王嬸兒趁着幾個孩子收拾東西、研究學習機的空當,趕忙生火做飯。
姜巖跟宋淵買了手機,逛了一下午,這時纔有空看一看微信消息。宋淵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微信已經被狂轟亂炸,有幾百條留言了。
有家裏人的,也有來自於姜璇等幾名同學的。至於姜巖,微信就要安靜多了,多數留言都躺在他們一行六人的微信羣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