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末將啊……”
元山魏笑呵了一句,正想說呢,就被從院中進來的安華打斷:“娘娘。”
顧蘇落回眸,就見安華遞上一紙信封:“四公主來信。”
顧蘇落眸眼登時一亮:“毓淑?”
她忙將信封接過,拆開。
只見蕭毓淑寄來的信,寫了滿滿當當兩頁紙。
歷經三月,京城的運轉已經慢慢恢復正軌,缺失的職位也已經慢慢提了人補上,七月初五,太子蕭銘川舉行了加冠禮,娶的是前丞相莫延合的孫女。
雖然莫延合在動亂的那天殉職,但其家勢還在,莫丞相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跟他一起在朝中爲官,當日僥倖撿回了一條命。
二兒子早年被派遣去了通州當知府,還未回京覆命。
與蕭銘川成婚的這個孫女是莫延合大兒子所出,叫莫芸瑤。
皇后選中她,除了看中丞相府的家世與他們在朝中的地位,也有慰問莫丞相因動亂殉職的意思。
而這門親事,太初帝也是極爲滿意。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件事。
太初帝已經將手頭的權務都盡數交到蕭銘川手中,並宣佈於十月十五,將傳位蕭銘川,退居太上皇,移居清華殿。
也就是說,蕭銘玉跟顧蘇落給太初帝的建議,太初帝聽進去了。
而坤太醫也辭去了太醫院之首一職,貼身伺候在太初帝身旁,給他調理身子。
這哪是辭職,根本就是變相升職嘛。
被掛於城門的蕭銘祁於六月下旬身死,屍體被暴荒野,無人問津。
蕭毓淑信中的前半部分,說的都是京城發生的各種事,後半部分,說的則是身邊的一些小事。
比如說太后現在的身體狀況。
太后經動亂之後身子也有些遭不住,好在調理過後好了許多。
還有顧蘇落的醫館,動亂的時候被百姓洗劫一空,如今又被百姓繕修乾淨,被人維護了起來。
而這些,都是百姓自發的,只是醫館修好了,爲他們看病的顧蘇落卻不在了。
這些都是些小事,往下看去,便見蕭毓淑在信中提到了顧國公府。
這次動亂,顧國公平亂有功,卻已封無可封,賞無可賞,所以太初帝便從裴氏處下手,加封裴氏爲一品誥命。
這個誥命的品級,是與夫家的官職大小掛鉤的,國公乃朝廷一等爵,顧國公在朝中享有非常高的榮譽,所以裴氏的這個誥命,自然就是一品。
一品誥命爲國夫人,二品三品爲郡夫人,再往下的便是郡君,縣郡。
誥命夫人可自行請封,也可被太初帝直接追封或加封。
請封的條件,一是需要丈夫或兒子達到受封誥命夫人的程度,二是必須是明媒正娶的正妻,除此之外還有第三點,也是最難的一點。
嫁入夫家後,夫家或本人需對朝廷或百姓有卓越的貢獻,才能被皇上封賞誥命,而這個貢獻並沒有一個很準確的指標。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朝廷大員不敢隨意爲自家夫人請封。
大多都是太初帝自己下令加封的。
若是自己請封,便需夫家寫一份請封的摺子遞交尚書省。
經覈查後,家中夫人便可受封誥命。
受封誥命後,女子不僅在夫家地位穩如泰山,因爲是與夫家官位掛鉤,又是皇上認同的,所以任誰見了都要行個禮,給三分薄面。
裴氏從沒想過會被加封誥命,一時也不知是喜是憂。
她是喜是憂不知道,顧蘇落肯定是喜的。
信中後面又說,太初帝傳位的旨意已經擬定,再過半月應該就會送至山樑乃至送遍全國各州各府,昭告天下。
顧蘇落手中拿的這封信,也是蕭毓淑早一個月時給顧蘇落寫的,她是算着顧蘇落到山樑的日子,掐着時間寄的。
信的最後,蕭毓淑讓顧蘇落在山樑保重身體,待京城那邊事情了了,她就過來找顧蘇落玩。
顧蘇落見那最後的落款,勾着的脣角遲遲未斂。
安華與元山魏早已退下,她坐在涼亭中,又將那信仔細看了一遍,從信中她便知,京城一切都好。
顧國公府安好,皇宮也安好,蕭銘川行了加冠禮,也娶了正妃。
十月十五傳位之時,他們就是皇帝與皇后。
顧蘇落笑着折了信,正想把信放到信封裏收起來,卻發現信封中還有東西。
拿出來一看,是一張書籤: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詩句是用絲線繡上去的,兩句詩一上一下的排列着,周圍又用金線描了金紋,而便籤的材料是以白蠶絲所織。
一個簡簡單單的書籤便已造價不菲。
籤的一頭繫了紅繩,顧蘇落勾着的脣終忍不住,開心的咧了嘴。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竟用在此處,想想,也不是不行。
她把書籤小心翼翼的收進懷裏,裝好信件,看着還在忙着打掃西廂院的丫鬟,喚了聲:“來人。”
一個婢女還沒放下掃帚便過來了:“娘娘?”
“你到城中看看哪裏有書賣,去買兩本回來。”
“娘娘是要買什麼書?”那婢女愣愣的問了聲。
顧蘇落摸着被揣進懷裏的書籤:“什麼書都可以。”
“是。”
到底還是出發得太匆忙,不知道夏竹她們走到哪了,什麼時候纔會到山樑。
蓮子給淮工送去的銀子,最終還是收了。
原本淮工是想把積蓄拿出來給顧蘇落改建,再不濟,他就找人借。
蕭銘玉常年呆在軍營,打仗的消息時有傳來。
他護山樑城那麼多年,他們就沒見過蕭銘玉哪天輕鬆過,這會兒王妃要改建軍府,他就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給他們把軍府建好,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顧蘇落的錢。
好在蓮子也是機靈,特別是見過顧蘇落將芍花懟得啞口無言後,膽子就更比之前大了些。
顧蘇落要建軍府,那材料肯定是要用上好的,不拿錢,怎麼買好材料?
若材料不夠,買得不好,到頭來建得不好,顧蘇落跟蕭銘玉住得不舒心,誰又負責得起?
淮工一聽,也是有理,思量再三,便將銀錢收下。
待建好了,若有剩,再把剩下的錢給他們送回去。
這些,顧蘇落自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