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顧蘇落好奇。
“此行雖多舛,但我卻覺千金難換,異常值當。”
“……我可不想再經歷了。”顧蘇落囧了眉頭。
蕭銘玉笑了笑,“駕”的一聲,馬兒又直往爲德鎮奔去。
爲德鎮,是覃城地界最邊邊的一座城鎮。
鎮上有數個村落,規模不大但五臟俱全。
因接近東昭與大寧的邊界線,所以修了城牆,城牆上架了弓弩,又有城樓放哨,一眼望去倒不像一個鎮,更似爲戰爭而準備的戰城。
蕭銘玉告訴顧蘇落,在漠北邊境也有這樣的城鎮,因靠近邊關,爲御外敵,不得不將百姓居住的城鎮加固,繕修。
變成一個退可守,進可攻的城壘。
爲德鎮城門前,定遠將軍早就已經等在了此處。
蕭銘玉拉緊繮繩,先一步下了馬,見到蕭銘玉那一刻,定遠侯才終於鬆了口氣,上前叩禮:“末將見過王爺。”
蕭銘玉上前將他扶起:“侯爺不必多禮。”
定遠侯看上去約莫四十來歲,因常年經風沙的緣故,面容一臉塵僕,炯炯有神的雙目帶着隱隱的沉肅之意,可整體看,又很祥和,沒有絲毫突兀之感。
蕭銘玉轉身將顧蘇落扶下馬,定遠侯又揖了手:“末將見過王妃。”
顧蘇落忙道:“侯爺莫客氣,此次東昭之劫,多得侯爺相助,我該謝謝侯爺纔是。”
定遠侯乃大寧徵東大將軍,因戰功卓越,爲人剛正,被太初帝加爵封侯,京城慕府便是定遠侯府。
對於定遠侯府,顧蘇落還有些印象,當日別院茶詩會,定遠侯世子慕南黎與姜家姜雲裳,還因她的無心之舉定了親。
聽到顧蘇落這麼說,定遠侯笑得無奈:“讓娘娘見笑了,老實說,王爺與娘娘能這麼快離開東昭,並非是末將的功勞,想必您也聽說,娘娘的令弟也到了這邊境之地。”
顧蘇落從方纔開始就一直在找顧言書,這會兒聽定遠侯提起,忙問:“言書在哪?”
“末將慚愧,顧大少爺才智過人,爲二位謀劃路線,末將卻未將他照顧好。”
顧蘇落微怔:“什麼意思?”
定遠侯剛想說話,被一旁一個身形高大,面容粗獷,身着銀鎧的大漢搶了話:“娘娘,這不關將軍的事,是我沒伺候好,一個不注意,顧大少爺就給病倒了,這會兒正在衙中休息吶。”
在這邊疆之地,他們一羣大佬爺們哪會什麼伺候人的活。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他們倒是從鎮上僱了女子伺候,想着女人要比他們男人細心,哪曾想還是給病了。
“病幾天了?”顧蘇落按捺下心裏的擔心,問道。
“有半個月了。”說完,那大漢又忙撓頭解釋:“有給他請大夫吶,但就是不見好。”
這大漢是定遠侯的左膀右臂,姓高,因在家中排老大,所以直接被取名高老大。
倒與他的身形性子很是貼切。
顧蘇落心口微緊:“無妨,你帶我去看看。”
邊疆之地荒蕪,又算窮鄉僻壤,空氣沒有京城好不說,飲食習慣什麼的也會大大改變,顧言書從小就生活在京城,哪裏喫過這樣的苦頭。
更別說從京城到覃城路途遙遠,勞累之下,不病纔怪。
定遠侯也不怠慢,忙做了個‘請’的姿勢:“王爺,娘娘,快請。”
定遠侯到邊鎮的時候,一般都會把地方官府作爲駐紮點。
到了府衙,蕭銘玉跟定遠侯還有事情要商議,顧蘇落便隻身一人前往顧言書所住的廂房。
高老大把顧蘇落領進廂院後就守在了院門口,廂院有四間廂房,顧言書所住的地方,門口有一個丫鬟守着。
那丫鬟見顧蘇落來,似早就收到了授意,朝她福了一禮,便把門簾撩開。
這個地方有時候風塵較大,百姓家中都會掛上這樣的門簾,用來抵禦風塵。
顧蘇落進去的時候,房中飄了淡淡的藥味,裏面沒有太多的陳設,也沒有內房,所以顧蘇落一眼就能看到坐靠在牀頭上的顧言書。
此時的顧言書正翻着一本書,眉宇依舊透着絲絲硬冷,似乎不論什麼事情,都不會讓他的神情鬆動半分。
淡淡的讓人感到疏離。
一身青衣披身,身形又顯得格外單薄,臉色看上去還算正常,聽到有人進來,顧言書微擡了擡頭,這纔將手中的書本放下。
肉眼可見的,本是硬冷的神情似終於得以放鬆:“長姐。”
眼見他就要從牀上起來,顧蘇落連忙上前:“別動,乖乖躺着。”
幾月未見,顧蘇落心裏有些激動,想要跟顧言書多聊一些,張嘴卻不知要聊什麼。
相比顧蘇落,顧言書倒是淡定,聲音平穩得毫無波瀾:“本來也想到城門接你,奈何定遠將軍不讓。”
“你病了,就該好好躺着。”顧蘇落說着,又問:“感覺怎麼樣了?”
“原也不是什麼大病,多是水土不服罷了。”
話落,顧蘇落便見他馬上擰了眉,手蜷在嘴邊“咳咳”兩聲。
看顧言書的臉色,確實不是什麼大病,顧蘇落伸手就要給他把脈:“我看看。”
顧言書目光落在她的手上,眉頭微動了動,到底是沒有在意,問了聲:“這一路可還順暢?”
“順暢。”說到這個,顧蘇落就好奇:“定遠侯說那些路線都是你規劃的,你是怎麼知道那些路的?”
“覃城有從東昭過來的商隊的,我向他們尋問了東昭的地形,順便與他們要了東昭的地圖。”
顧言書說得輕鬆,剛到覃城的時候,他便開始盯着從東昭來的所有商隊。
走珠寶的,押鏢的,絲綢錦緞的,特產的,每每遇見,他都要上前攀談一番,從他們嘴裏套東昭境內的信息。
至於東昭的地圖,他至少要了不下十餘幅,天天悶在房中做對比,找出差別。
顧言書一開始就知道東昭的地圖不完整。
不僅是東昭的地圖,就是大寧的地圖也是不完整的,因爲勘測手段有限,疆土遼闊,不管哪國君主,大都無法將疆土一地一寸全描下來。
顧言書一開始便是在打這些路線的主意,既能繞過東昭的關卡,也能快速抵達大寧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