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番外,蕭毓淑的決定

發佈時間: 2025-01-01 09:41:54
A+ A- 關燈 聽書

 大寧太初三十年,東昭君主孤千秋攜禮出使大寧,求娶大寧親安長公主,蕭毓淑。

 孤千秋到大寧京城時,正逢中秋佳節。

 自顧言書離開東昭後,孤千秋又花了近於兩年的時間平息內亂,安撫民心,穩定朝局又花了兩年,重振東昭農田與商業經濟,又花了兩年。

 一晃眼,六年就這麼過去。

 既穩定了朝局,又得了民心,那剩下的便是東昭大臣們所關心的封后納妃事宜了。

 誰人敢信,孤千秋奮力維持東昭運轉的這幾年,後宮竟沒有一個女人。

 如今年近三十,大臣們纔開始催促他封后,屬實有些心大。

 像在大寧,蕭銘川每一兩年就要舉行一次選秀,即便蕭銘川不想,還不是被大臣們推着去做?

 當孤千秋說要求娶蕭毓淑的時候,蕭銘川第一反應自然是不答應。

 大寧自覆滅漠北後,疆土擴充,國力日益強大,蕭毓淑乃大寧長公主,尊榮無上,怎麼可能嫁去一個剛剛平息內亂的東昭?

 以蕭毓淑如今的地位,她完全可以招一個駙馬,根本不需要做別人的附庸,平白委屈了自己。

 所以蕭銘川在大寧國帖的回帖上,明明白白的拒絕了孤千秋的求娶。

 拒絕是拒絕了,但別國使者到訪,該招待還得招待。

 然孤千秋這個不長眼的,中秋夜宴還沒到,纔剛邁進太德殿不久,就在洗塵宴上再次求娶蕭毓淑。

 氣得蕭銘川差點抓起桌上的酒杯差點砸過去。

 孤千秋自然想娶蕭毓淑,他們東昭如今這樣的情況,娶了蕭毓淑,他可以得到大寧隨嫁的大批嫁妝,以投入東昭的生產重建當中。

 如今大寧除了蕭毓淑,皇宮之中又沒有別的適齡的公主。

 孤千秋打的如意算盤,蕭銘川用腳趾頭都能想到,但面上他還是要把這股氣壓下,畢竟當年大寧反攻漠北,東昭借道大寧也是事實。

 蕭銘川看着站在大殿中央,六年來似乎都沒什麼變化的孤千秋,咧嘴“哈哈哈”的先笑了笑:“東昭君主遠道而來,想必累極,此事不如日後再議?”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孤今日前來,就是專程過來求娶長公主的。”孤千秋看向高坐在殿階之上的蕭毓淑,眼眸一如既往的含着一抹陰沉:“大寧攻打漠北之時,長公主曾向孤借道,不知長公主還記得否?”

 自顧蘇落離開京城,蕭毓淑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所以這些宴會她一般是不出現的。

 今日來,也不知是不是因爲他的求娶而起了好奇。

 蕭毓淑即便已是長公主,卻依舊是那身紅衣隨意,一襲馬尾至腰,聽到孤千秋的話,蕭毓淑動了動眉頭。

 只不過她還沒說話,蕭銘川神情就起了不悅:“東昭君主這是在威脅朕?”

 “孤只是問一問長公主是否記得罷了,何來威脅一說?”

 蕭銘川眸眼微眯,還想說什麼,卻見蕭毓淑擡了擡手:“皇兄,待我與他說幾句。”

 蕭毓淑起身,站在殿階上看着孤千秋的眼神居高臨下:“你想娶我,可是因爲當年我向你借道時說的那句話?”

 “是。”孤千秋回答得毫不猶豫。

 “你會如何待我?”

 “封你爲後。”

 “我不會助你復元東昭。”

 “憑我一己之力,足矣。”

 “好,我嫁。”

 “……”蕭銘川懵了。

 不僅蕭銘川懵了,就連宴上的所有大臣家眷都懵了。

 什麼情況,怎麼幾句話就答應了?

 長公主今年已二十有六,此前多少人求娶她都不嫁,駙馬她也不招,就這麼渾渾噩噩的混成了老姑婆。

 雖然說明面沒人敢笑話,但私底下卻閒話不少,這些長公主都沒放在心裏,怎麼今日東昭君主過來求娶,她這麼快就答應了?

 到底怎麼回事?

 難不成他們之前早起了什麼淵源。

 蕭銘川愣愣的張着嘴:“等等,皇妹,這……”

 蕭毓淑回眸福了一禮:“皇兄,今日我乏了,先回去歇息,有什麼問題你明日再問。”

 說完,頭也不回的走出大殿。

 蕭毓淑剛走,孤千秋也追了出去,獨留下東昭的使臣應付洗塵宴。

 蕭銘川張着的嘴巴又大了一圈,怎麼回事?

 有什麼事是他不知道的?

 當年大寧攻打漠北,蕭毓淑前往東昭向孤千秋借道,其實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告訴他,當時在鍾龍寺山下第一眼發現他的,是她蕭毓淑。

 主張救他的,也是她蕭毓淑。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蕭毓淑以這個理由,要求孤千秋這道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孤千秋一開始自然不信,但蕭毓淑又來一句:“若我說的是真的呢?”

 若是真的,此道不借,豈不以仇報恩?

 當時孤千秋還是很冷靜的,蕭毓淑救他是一回事,而漠北攻打大寧不成,退守東昭邊境,邊境衝突之下,無疑是對東昭的雪上加霜。

 在救命之恩的基礎上又有種種加持,孤千秋這才幾乎沒有猶豫的借道大寧。

 事後,他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腦中的反覆圍繞着蕭毓淑的話。

 當時顧蘇落救他後,他對顧蘇落愛而無法自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顧蘇落明知他要殺她,還願意爲他療傷。

 而現在蕭毓淑告訴他,最初救他之人並非顧蘇落,而是蕭毓淑,若當時蕭毓淑救他時,他醒來後蕭毓淑發現他要殺她,蕭毓淑會如何做?

 他對蕭毓淑不瞭解,所以即便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只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問題,竟成了他每次閒下來時必想之題。

 這個時候,孤千秋覺得答案是如何已經不重要,既不知道,那便將她娶回來,放在身邊,再慢慢去了解,去剖析。

 蕭毓淑從太德殿出來便直接出了宮,孤千秋就這麼跟在她身後,街道兩旁的小商販知道這是長公主,無一不避着走。

 蕭毓淑也無奈,面上雖是長公主,私下卻落了個老姑婆的名聲,百姓見她似瘟神,似怕沾上她的黴氣,此生都遇不見桃花一般。

 當年班師回朝的風光,早已在這幾年中消散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