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眉頭緊鎖的盯着桌上的飯菜,他娘什麼時候纔回來呢。
天氣越來越冷,他們都住上熱炕了,也不知道他娘有沒有露宿野外。
“好了大哥,你別像個小老頭一樣了,娘說了她辦完事就回來,那肯定就會說話算話的。”
景行說完,端起飯就喫,他娘可是能砸死野豬的人,外面的人不一定是他孃的對手。
再說了,他娘是出去辦事,又不是跟人打架去了,大哥天天唉聲嘆氣的搞的他心裏毛毛的。
他娘一個良家女子總不能劫富濟貧去了吧!
“是啊大表哥,你不用如此着急的,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家裏的事情處理好,姑姑在外面也不至於擔心我們。”
姬雲箏知道景春擔心什麼,可他們這樣子憂心也是無濟於事的。
蕭平威低着頭頭喫飯一言不發,自從嫿嫿走了以後,他就再沒有說過一句話,白天練功夫,晚上就守着大門聽動靜。
可是一夜又一夜過去了,他還是沒有等到回來的人。
他的反常被安老看在眼裏,這孩子自從女兒走了以後,就很少有這樣躁動的時候了。
如今再次看到他有了正常人的情緒,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如果是依靠男人而過的普通女子,倒也罷了,可眼下這個顯然不是啊!
她有着男人的魄力與謀略,甚至於比大多數男人還要能幹。
這樣女子怎麼可能甘心屈居後宅呢,更何況,賀家四個孩子若是知道了威兒對他娘有了不一般的想法。
恐怕他們是要被趕出去的呀!
安老看着越發沉寂的外孫,再三思忖還是沒有開口。
一來是他們眼前身份不可以,二來也是不想插手此事讓孩子爲難。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船到橋頭自然直,真要到了那一步再說不遲。
如今還是把眼下顧好,“你們也都別愁了,還是先商量一下後天藥鋪開張的事情吧!”
安老的話一說完,大家的思緒立刻又從對嫿嫿的擔憂,轉移到了藥鋪的開張上。
“需要我們準備什麼嗎?”
姬雲箏看着安老,藥鋪裏的事情都是安老在做主,他們都沒有怎麼操心過。
“是啊安爺爺,我們要不要去捧場,放些炮仗什麼的。”
景行畢竟還小,喜歡湊熱鬧,一聽藥鋪要開張了,激動的跟什麼一樣。
“哈哈,炮仗是要放的,正好你們也來捧捧場,後天藥鋪開張第一天,我準備給周圍的百姓免費診脈,抓藥也只需要花平時的七成銀兩。”
“再者,那天人多了我們忙不過來,人少了顯的冷冷清清也不行,所以你們都來,看着點兒實際情況來幫忙。”
安老說完看着大家,想聽聽他們都有什麼想法。
“安爺爺,我後天書院放假,明天去了也跟我同窗他們宣傳一下,讓他們來捧場。”
景行第一個舉手,他跟安寧在書院裏人緣還不錯,當然也是他娘做的零嘴兒好喫的緣故。
所以請幾位同窗來活躍氣氛還是可以的。
“我跟一起合作的幾位掌櫃的說一說,讓他們在自己酒樓裏也替我們吆喝一聲,還有一些趕車的師傅那裏,也可以讓他們逢人就替我們宣傳一二。”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景榮如今跟鎮上酒樓的掌櫃的都很熟悉,鎮上去往各地的馬車牛車師傅,他們幾乎都喫過景榮白送的涼粉,所以說句話的事兒,根本就不算什麼。
“那我就在藥鋪裏幫忙,接待病人組織他們排隊等待什麼的。”
姬雲箏聽到他們二人說,也說出了自己擅長做的事情。
景春聽到他們都說了,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也不知道他能幫上什麼忙,急的手心直冒汗。
目光對上安老笑呵呵眼眸時,他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
想起了他娘臨走時說過的話,有什麼不懂的就向安老討主意。
於是一臉誠懇的看着安老問道:“安老,我我能做什麼?我也可以去幫忙的。”
大家聽到他的話也將目光放在安老身上,夫人其實最擔心的就是大公子。
老二如今靠着一身功夫,怎麼都能混出個名堂。
老三生意做的風生水起,連他都對“小賀掌櫃”有所耳聞。
可見景榮如今再白馬鎮上的風頭之盛。
至於老四,只要不走歪路,好好讀幾年書,總是有出路的,四個兒子裏,也就只有老大,喜歡在地裏折騰,且人又踏實憨厚。
看來夫人臨走時的話更多的是讓他對大公子的點撥與照應。
就在景春以爲安老不會開口的時候,聽到他慢悠悠開口。
“你要做的事情可是大事呢,藥鋪開張時,需要在門口掛上藥葫蘆跟小魚,這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掛藥葫蘆跟小魚?”
景春有點不明所以,張口就問。
其他人也是一頭霧水,要去開張爲何要掛葫蘆跟魚?
安老看大家都不知道,鄭重的解釋道:“大家都知道的葫蘆,它代表‘壺’,也代表着‘懸壺濟世’的意思。
作爲藥鋪的象徵,這個葫蘆越大越顯眼,效果就越好。”
“安爺爺,那魚呢?藥鋪門口掛魚是什麼說法?”
景行好奇的不得了,迫切的想要知道,魚又代表了什麼。
姬雲箏跟景榮等人已經猜到了一點兒,只不過他們也都等着安老親口說出來,就沒又開口。
安老看着明顯猜到了的幾個大的,又看着安寧跟景行一臉的好奇,不緊不慢的笑了一下,
“哈哈,魚嘛,跟‘愈’的音相通,藥鋪門口掛上魚符,就代表希望病人服用自己的藥物之後,百病皆愈,無病無災。”
幾人聽了安老的話也是一陣唏噓,沒想到開藥鋪還有這說法呢。
“安爺爺,沒想到這一行一業都有這麼多講究呢,原來懸壺濟世是這麼來的呀!”
“懸壺濟世可不是這麼來的,它的出處更有意思,相傳有位一名大夫叫做壺翁,又稱壺公。
他終日揹着一個葫蘆,到處賣藥爲生,他的藥吃了藥到病除,而且……”
“後來幾乎藥鋪門前都要掛上葫蘆,向世人表示他們‘懸壺濟世’,一直流傳至今!”
安老說完,看幾個孩子聽的津津有味,就又說起了他年輕學醫時鬧過的笑話,一時間飯廳的氣氛又回暖了不少。
而嫿嫿這裏,卻正在爲如何讓大軍找到糧食的儲存地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