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一事只能有一個人爲決策者,其餘人皆以他的話爲主,而那決策者只能是宋景昭。
以周耀文的性子又豈會甘居人下,若是將他分配進去只會給宋景昭增加麻煩。
以周耀文爲首的那些人更是不行,他們一點主見都沒有,什麼事都聽周耀文的,要是周耀文讓他們在背地裏使壞,那也麻煩。
所以不讓他們加入引水一事最好,就算他們真將此事鬧到院長那裏他也有話說。
見袁夫子態度如此堅決,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周耀文也沒再說什麼,暗暗給宋景昭記恨上了。
“行了,都散了吧。”袁夫子也懶得再理會周耀文,擺擺手離開了。
他一走,周耀文便直起了身子,長長地深吸了口氣,轉頭惡狠狠地盯着宋景昭,彷彿要將他生吞活剝了一般。
宋景昭面不改色地對上週耀文投來的目光,輕輕歪頭道:“有事?”
他這舉動落在周耀文眼中,無疑就是在挑釁。
周耀文目光一寒,垂在腿邊的手緊緊攥了起來。
“你給我等着!”
因爲現在人多,他也不好得明着爲難宋景昭,只能咬牙切齒地留下一句狠話,帶着他的人離開了。
“你以後離他遠點。”楊紹林看着宋景昭,低聲提醒了一句。
周志新也忙道:“對,你以後儘量別單獨走,我估計他應該是以爲你跟夫子說了什麼,夫子這纔不要他的,以他的性格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報復你了!”
宋景昭沒有說話,輕輕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楊紹林和周志新的好意,心中卻是不以爲然。
一個小小的州知府侄兒他還沒放在眼中呢。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鄒文康倒是不擔心宋景昭的安危,不管怎麼說宋景昭都是宗老爺的表侄,周耀文就算真想拿他如何也得掂量一二,畢竟宗家這麼多年也是積攢了不少人脈的。
“先把引水路線規劃好吧。”宋景昭順着鄒文康的話答道。
見他沒有將他們的提醒放在心上,周志新眉頭一皺,嘴脣剛剛啓合衣袖就被人輕輕拽了一下。
他蹙眉看向身旁的楊紹林,就見楊紹林微不可聞地衝着他搖了搖頭,示意他別說話。
他雖然不知道楊紹林這是什麼意思,但也沒再繼續剛纔的話題,回頭看着宋景昭應聲道:“我們聽你的,現在去嗎?”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宋景昭點點頭,思怵了一瞬後,看着周志新說道:“這樣,你先帶着其他人去砍竹子,讓邵林跟文康陪我去把引水路線圖畫出來。”
“行,沒問題,我先去膳堂那邊借幾把斧子。”周志新滿口答應了下來,很快帶着剩下的人去借斧頭去了。
宋景昭他們也沒閒着,上寢室拿了紙筆後便直奔後山而去。
書院後山山勢險峻,斜壁而下,僅有一條人工挖鑿出的羊腸小道能到達水源之處。
三人慢步上山,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同時觀察着周圍的情況。
過了好一會他們纔來到小道的盡頭,也就是水源所在的地方。
那裏一條瀑布從一眼看不到頭的山頂飛流直下,平坦處是一汪清泉。
瀑布撞在岩石上,濺起漫天水霧,風一吹便盡是清涼氣息。
宋景昭沿着水潭邊一直走,不斷地觀察山形地貌。
這種一高一低的位置按理來說是最好引水的,但難就難在這裏除了那條人工開鑿出來的羊腸小道外,全是懸崖峭壁,引水的竹筒並不好固定。
不一會,他來到水潭的西南方向,站在山石邊上將下面的環境盡數收入眼下。
從這看下去,山勢就沒有那麼陡峭了,但依舊無法搭建固定竹筒的支架,這裏都無法搭建支架那其他地方顯然更不可能了。
況且,這裏到處是山石,灌木都很少見,若是颳大風,那支架也撐不住,風一吹就倒了。
所以他必須換個思路來。
“怎麼樣?”鄒文康見他看了半天,一句話也沒說,眉頭還皺得越發緊了起來,急忙問道。
“有點麻煩。”宋景昭收回目光搖頭,擡手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
看來還是他想得太簡單了,青山書院在這裏立院這麼多年,就只做了一條引水渠是有原因的。
“那現在怎麼辦?”楊紹林也皺起了眉頭。
宋景昭閉眼沒有說話,輕輕揉了好一會太陽穴纔看着鄒文康道:“文康,你能幫我把下面這裏畫下來嗎?”
他說着指了指腳下的山勢。
“可以!”鄒文康沒有半分遲疑地點頭,認真地觀看了一下下面的山石分佈後,找到一塊平整的石頭攤開了宣紙。
“不用畫得太仔細,把這山勢的大體情況畫出來就好了,但是千萬不能畫錯了。”宋景昭補充提醒道。
他現在還沒有什麼好的思路,只能將這塊的地形地貌畫出來,回去後再慢慢思考了。
他忍不住想,要是謝珍在的話,估計用不了多久,她就能想到辦法解決了。
想着他苦笑一下,他真的是太依賴謝珍了,以至於遇到事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鄒文康頭也不擡地點點頭。
楊紹林一言不發地站在鄒文康身邊,他記性很好,很快就發現了鄒文康筆下的一個錯處。
“這裏不對!這塊石頭要比這塊更大一點!”他指着畫上的兩塊石頭說道。
鄒文康急忙起身來到山崖邊看了一眼,發現正如他所說一般無二,心裏微微一驚,“沒想到這種小細節你都能注意到,也得虧是你的提醒我了。”
他說着回到畫前直接將攤在石頭上的畫揉成個一團,又從新攤開了一張新的宣紙。
有了楊紹林在一旁提醒,鄒文康很快就將上半部分的地勢地貌原模原樣地畫出來了。
“走吧,去下面看看!”鄒文康將紙上的墨跡吹乾,小心翼翼地畫了一半的紙捲起,避免整張拿起被風吹壞了。
宋景昭輕嗯一聲,走在了前面。
三人走到一半時,鄒文康和楊紹林同時停下了腳步,仔細地看了幾眼,將這部分的山貌記下這才繼續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