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在中央,兩邊的偏堂又擺了許多小佛像,燈堂就在正堂後面,百姓在正堂上完香,會走到兩邊偏堂也拜一下,拜完了,纔去燈堂點燈。
顧蘇落有樣學樣,到小和尚那裏領了香,到正堂點上,拜過,又與蕭銘玉到兩邊偏堂參了佛,這才走進燈堂。
明明來的時候,街道還很熱鬧,但這廟裏卻出奇的安靜,明明是該喜慶的節日,進了廟裏的百姓卻都微垂着眸,抿脣不語。
寂靜,沉默,明明人數不少,卻透着絲絲悲涼,所以顧蘇落也不敢隨意出聲,怕這廟裏是有什麼禁忌。
點紅燈,其實就是點上一盞紅燭,掛在燈堂之內,很簡單的一個儀式,卻因百姓的慎重而變得有些意義非凡。
點紅燈前,顧蘇落要先在和尚的帶領下淨手,再到一旁的櫃檯前領一盞吊盞,領一支紅燭。
這紅燭很細,並不是那種比較常見的粗圓的形狀,顧蘇落比劃了一下,剛好跟自己的食指一樣長。
燈堂中央有專門供香客點紅燈的燭火,顧蘇落上前將紅燭點燃,再往盞上滴了蠟,將紅燭固定,隨意尋了個位子,將燭盞掛了上去。
燈堂寂靜,燭火將這裏照得亮堂,火黃火黃的很是宏觀。
顧蘇落全程都沒有說話,這也算是應了回節。
原本點完燈就想離開的,然轉身的時候,看到旁邊有一婦女,點完紅燈之後又虔誠的低頭參拜。
顧蘇落一時拿不定主意,也對着自己的紅燈雙手合十,拜了一下。
只不過她拜完了,旁邊的婦女還依舊維持着那個模樣,顧蘇落擡手掩脣,輕悄悄的在蕭銘玉身旁附了一聲:“走?”
“嗯。”蕭銘玉沉應一聲,沒有意見。
出了平安廟,顧蘇落忍不住大鬆口氣,蕭銘玉眉頭動了動:“可是累了?”
“不是。”顧蘇落笑道:“廟裏的人都不說話,我也不敢說,特別是那燈堂,佛堂倒還有百姓低聲私語,燈堂卻安靜得讓我有些無所適從。”
聽到這話,蕭銘玉玉眸忽而微沉,笑道:“點紅燈,有意寓美好之意,只是,這不過是其中之一,山樑的百姓以點紅燈爲將士引歸家之路,其中引的,未必是生還之人。”
此話一出,顧蘇落神情微顫了顫。
邊境之地戰事多發,爲補軍中損失邊防軍隊多次就地徵兵,山樑是就近之城,徵兵的次數自然比其他城市多。
顧蘇落怎麼就沒想到,那紅燈引的可能是戰死沙場的亡魂?
眼見天上飄的小雪未停,蕭銘玉垂眸,將手中的竹傘撐開:“走吧。”
然而卻被顧蘇落一把拉住:“銘玉。”
“嗯?”蕭銘玉回眸。
便見顧蘇落清麗的秀眸映了迫切:“我想再點一次。”
方纔,她只是走個過程,如今知曉,她想抱着敬畏之心,再點一次。
蕭銘玉有些愕然,愣了片刻,到底是沒有阻止,勾脣:“好。”
蕭銘玉與顧蘇落又進了一次平安廟,在門口恭迎的老和尚沒有不耐煩,又給兩人蔘了個禮,同樣,顧蘇落依舊朝着他微微垂眸,以作回禮。
方纔進這燈堂,顧蘇落只覺無所適從,如今再進,心中莫名覺得寧靜,她總算明白,這裏的百姓爲何都這麼安靜。
像是害怕不小心一開口,就把回了家的亡魂嚇跑了一般。
她領了紅燈,點上燭火,又挑了個位置將燈盞掛上。
不同於一開始的匆忙,這次,顧蘇落也虔誠的閉上眼,垂下頭,雙手合十的參着禮。
這次參禮緩慢,許是顧蘇落在心裏祈禱着什麼,蕭銘玉也不打擾,安安靜靜的陪在一旁。
再次從平安廟出來,顧蘇落心口涌上一股豁然開朗的感覺,瞧着路邊的小攤竟已經開攤,顧蘇落摸了摸肚子:“有點餓了。”
“落兒想喫什麼?”
顧蘇落指了指街邊的小販:“那包子好像不錯。”
“嗯。”蕭銘玉拉起顧蘇落的手,顧蘇落就順勢挽起了他的手臂:“不知道山樑有沒有賣糖畫的?”
說起糖畫,蕭銘玉就想起了他們第一次喫糖畫時的情景,勾脣:“我知道哪裏有。”
在認識顧蘇落以前,他沒在山樑見過賣糖畫的,但與顧蘇落一同來到山樑後,他總會有意無意的留意山樑城中那些流動的小攤。
套娃娃的,賣小玩意兒的,擺小飾品的,賣糖葫蘆串的,自然,也留意了哪裏賣糖畫的。
當然,戰事緊急,他沒有一一去見過,都是下人出府集辦的時候,他偶爾會專門去問上一嘴,大概知道是在哪一處。
小路邊的攤子,賣得是尋常的菜包,這外面的菜包肯定沒有軍府廚子做的好喫,但奈何顧蘇落肚子餓了,餓肚子的時候喫什麼都是香的。
顧蘇落買得也不多,就兩個,她一個,蕭銘玉一個。
買完包子,蕭銘玉帶她去買糖畫。
賣糖畫的是個流動攤位,年節時分,那老闆並沒有出攤,所以蕭銘玉是直接帶顧蘇落到了賣糖畫老闆的家裏。
賣糖畫的人是個上了年紀的爺爺,目測七十肯定有了,下巴的山羊鬍子已經全白,院子破舊,但勝在整潔,搭的棚子,院中的火竈,牆上的柴火,都收拾得整整齊齊。
顧蘇落到時,剛好見到那爺爺在院子的棚裏,給他的孫子做糖畫。
當知道蕭銘玉跟顧蘇落是專程過來過來買他的糖畫時,老爺爺明顯有些詫異:“王爺與娘娘也喜歡喫這玩意兒吶?”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他做的糖畫,多是城裏的小孩子過來要。
還以爲只有小孩子喜歡喫這東西。
“喜歡。”顧蘇落笑了一聲,又垂眸表示歉意:“今日是年節,冒昧前來打擾,若老人家覺着不便,我與王爺改日再來。”
“嗨,我這又沒什麼人,說什麼打擾不打擾。”
不知是老大爺忘了,還是沒那習慣,見顧蘇落這麼久都沒行禮,顧蘇落也沒糾結,只見他已經拿起了澆鍋:“我孫子剛剛嚷嚷着要喫糖畫,正巧現在還剩了些漿,王爺,娘娘,你們想要什麼樣的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