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娘快速的洗了把臉,然後又讓身邊的丫頭給她梳了個漂亮的髮髻。
如畫把李月娘點名要的的衣服拿了出來。
這是一件淺黃色的衣裙,料子是頂好的蜀錦,本來是蕭墨辰送來給李向陽做衣服的。
但是李月娘覺得這料子好看,所以拿了不少好東西跟李向陽換來的。
李向陽年紀還小,從來不在意這些穿戴,見李月娘喜歡,一股腦的都送給了她。
倒是把李月娘感動的不行,直誇李向陽懂事,但是這完全不影響姐妹兩個見面互掐。
李月娘穿上這衣服顯得格外的有朝氣,再搭配上得體的妝容,衝着袁慧娘淺淺的一笑,頗有一股大家閨秀的樣子。
袁慧娘剛想誇讚她兩句,李月娘就舔着個臉問道:“怎麼樣?好看嗎大嫂?你說韓渝會喜歡嗎?”
袁慧娘:……
這還沒成親呢,以後可怎麼了得啊。
都說長嫂如母,這月娘可是她看着長大的,現在見李月娘這副恨嫁的樣子,袁慧娘總有一種自己家的白菜叫豬給拱了的感覺。
但是看着面前笑靨如花的李月娘,袁慧娘又是發自內心的爲她高興。
畢竟能得遇良人是每個女子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了。
想到這裏袁慧娘鼻子酸酸的點了點頭回道:“好看,咱們月娘最好看了。
走吧,咱們先去給娘請安,看看她那邊有沒有什麼安排?”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李月娘聞言點點頭,跟着袁慧娘一塊去了嚴青青的院子裏。
嚴青青這邊也是起了個大早,畢竟下聘是個大事。她這當孃的不能不操心。
她今天穿了一件紫色的曲裾裙,戴了一款赤金蓮花簪子,渾身上下充滿着富貴的氣息。
袁慧娘和李月娘到的時候嚴青青已經收拾妥當了。
兩人跟嚴青青請過安後,嚴青青衝李月娘招了招手,李月娘趕緊走到了嚴青青的身邊。
嚴青青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笑着的說道:“定了親以後可就是大姑娘了,行事就不能那麼跳脫了。
以後成了親,也要以你們的小家爲主。
娘不要求你能相夫教子,但是將來無論是能力還是思想都一定要能跟韓渝站在一個高度纔行。
如果你一味的依賴他只會讓你自己成爲他的附屬品。
等時間長了,年紀大了,他對厭倦了,你們之間就什麼都不剩了。
若是你能獨立的做你自己,能夠始終與他並肩,哪怕有一天你們之間沒有了感情,他也會對你保留幾分敬重。”
李月娘現在還小,或許她不能完全理解嚴青青說的這番話,但是將來她肯定會明白的。
因爲只有勢均力敵的愛情纔會更長久。
李月娘確實不能完全理解嚴青青說的這些話,但是不妨礙她會把這些話牢牢的記在心裏。
因爲李月娘知道,她娘肯定不會害她。
等嚴青青囑咐完李月娘,袁慧娘纔開始和嚴青青商量起下聘的具體流程。
她們做爲女方,其實已經省了不少的事情。只需要做好招待的工作就行了。
但是這畢竟是皇帝賜婚,又有禮部跟着,袁慧娘怕操持不好遭人笑話,說他們明昭府的人不懂禮數。
所以袁慧娘也是特意來請教請教嚴青青。
嚴青青笑着說道:“慧娘,你不必如此緊張。
這婚喪嫁娶,各地本就有各地的習俗,咱們身爲女方,你除了配合好禮部之外,其餘的完全可以按照咱們滄河鎮的規矩來。”
有了嚴青青這話,袁慧孃的心總算落到肚子裏了。
不過嚴青青想了想又說道:“只是娘要提前跟你們打個招呼,你們心裏也好有個數。
韓愈雖然是家裏的獨子,韓家也有幾分家業,但是生意規模並不大。
單是去年韓愈出事韓家爲了打點就變賣了不少家產。
就算加上皇上的賞賜,禮部的添妝,韓家在聘禮上也不會太豐厚了。
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到時候不要因爲韓家的聘禮少就有什麼想法。
尤其是月娘,你最近在京中也結識了不是小姐妹,到時候不要跟人家攀比。”
袁慧娘和李月娘聽了都趕緊點點頭,李月娘更是開口說道:“娘,您放心吧,女兒又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人。
韓家的情況我也大致瞭解,怎麼會跟別人攀比聘禮呢。
只要韓家用心待我,聘禮不要太寒酸了就行。”
嚴青青聞言也跟着點點頭。
韓家只是比不上大富大貴的人家,但是比一般人家還是要強一些的。
如果太寒酸了別說李月娘了就是嚴青青也不會同意的。
李家這邊剛喫過早飯,門口就傳來了一陣吹吹打打的聲音。
明昭府門前也圍滿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這陣仗可不算小,畢竟榜眼,探花,傳臚同時幫狀元上門求親的還真不多見。
而且四人都騎着高頭大馬,看起來是特別養眼,讓大傢伙不由得想起當日幾人跨馬遊街的情形。
不少人可是目睹了李月娘砸傷韓渝的情形,所以周圍有不少人起鬨說韓渝的這個媳婦是他被砸傷後訛來的。
紀同文在一旁小聲的問道:“韓兄,他們這樣說你不生氣嗎?”
韓渝聞言笑道:“媳婦都是我的了,有什麼好生氣的。
再說了,他們說的也是事實,如果我沒有及時向皇上請求賜婚,明昭夫人怎麼可能會把月兒嫁給我。
月兒不僅長得好,做生意還特別厲害。
她十一歲就開始管理家裏的繡坊,試問這天下有幾個女子能夠做到啊。”
紀同文覺得自己剛剛真是嘴欠,自己一個單身狗提這些幹什麼嗎,看看被塞了一嘴的狗糧吧。
![]() |
到了明昭府門前幾人同時下了馬。
立刻就有守門的小廝進去回稟了。
出來迎客的是李向安和李向康。
他們沒有父親,大哥李向平又不在,所以這等大事也只能由他們兩個來做了。
好在李向安爲人圓滑,是見過各種大場面的,而李向康不僅是秀才,現在還在國子監讀書,見識眼界都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
兩人同時朝着幾人拱了拱 手,又說了幾句場面話,然後又讓下人給看熱鬧的人撒了喜錢才把幾人請進了明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