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知情人,抽絲剝繭

發佈時間: 2024-10-18 16:31:07
A+ A- 關燈 聽書

 古代的許多習俗,都和現代不一樣。

 因爲古代生產能力低下,很多事情都必須提前做預備,才能不受影響,因此也催生出了許多特有的習俗。

 比如說,婚嫁,或者大喪。

 古代嫁個女兒,很多都是從女兒一出生就開始準備嫁妝,提前幾年甚至十幾年就開始製作婚牀和嫁衣。

 而喪事也是同理。

 給將死之人準備的棺木,大多都是在重病,或者預感到對方命不久矣的時候開始準備。

 因爲棺木打造需要時間,越是講究的勳貴人家,就越要提前做準備。

 這種行爲,在古代就叫做沖喜。

 “徐元珊昨天半夜身亡,屬於是突發意外,照道理,徐家是不可能提前預料到的。可是今天上午,徐家就把靈堂都佈置好了,滿府飄白,連爲死者誦經的高僧都到了,甚至還有人上府祭拜,這說明什麼?”

 雲蘇冷淡地說道。

 周管家聽得臉色變了變,還沒來得及說話。

 君長淵低沉地道:“這說明,徐家一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喪事要用的東西,才能反應如此迅速。”

 “沒錯。”

 雲蘇臉上露出一絲冷笑,“所以我才說,跟我想的一模一樣。”

 周管家倒吸一口冷氣:“這麼說,徐家是早知道徐大小姐要死了,纔會提前做準備嗎?”

 “那不然呢?白布也就算了,正常勳貴人家用的棺木,都是量身打造的吧?要不是徐家爲徐元珊提前準備好了,她的喪事怎麼可能辦得這麼快?”雲蘇道。

 這才短短一晚上……

 不,應該說,才半個晚上。

 居然連靈堂都佈置好了,可真是迫不及待啊。

 “王妃娘娘,這也不對啊。”

 周管家皺緊眉頭,“老奴聽說,徐大小姐一直身體不好,養在鄉下很多年都沒治癒。說不定徐家是爲了給她沖喜,才提前準備了棺木和喪事用的東西?”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雲蘇反問道:“那高僧又是怎麼回事?”

 周管家一愣,高僧?

 “徐家不是要大辦喪事,特意請了高僧上門誦經嗎?我記得京城裏是沒有寺廟的,只有京郊纔有,而且距離不算近吧?”

 雲蘇轉頭問君長淵。

 君長淵微微點頭:“距離京城最近的寺廟有三座,清水寺、雙峯寺和相國寺,乘車來回都要半天以上的時間。”

 周管家喃喃道:“下人來報,徐家請的就是相國寺的高僧,有幾十位之多,還有一位相國寺的副主持。”

 “先不說從相國寺請和尚到京城,來回路上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就光是辦喪事請高僧誦經,就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少則三五天,多則幾十天,沒有提前跟寺廟說好的話,臨時去是很難請到人的吧?”

 雲蘇冷笑了一聲,又道。

 “如果是高門大戶,比如親王府、皇子府這種,臨時去請還說得過去,寺廟也會賣個面子。可徐家算什麼呢?他們有這麼大的臉面,說讓高僧上門就能上門?”

 別開玩笑了。

 一個寺廟裏總共就多少和尚?副主持又有幾位?

 要是徐家沒有提前跟相國寺談好,那些誦經的高僧能這麼快上門?徐元珊昨天半夜死,今天一早高僧就全來了?

 周管家一時說不出話來。

 雲蘇到底是外來戶,對天盛的喪禮習俗還不算太瞭解,只是根據常識發現了不對勁。

 但周管家不一樣。

 他可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氏,而且年紀也大了,對這些習俗規矩瞭若指掌,因此更能體會到雲蘇所說的疑點。

 確實——

 如果說量身打造的棺木,和白布這些身外東西,還可以說是徐家爲了沖喜提前準備的。

 但高僧這個……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畢竟,你都不知道人什麼時候會死,怎麼去寺廟提前說?還這麼精準地剛好在人死第二天上午就到了?

 這麼一推測,再細細往下想,就讓人不禁毛骨悚然了。

 周管家不敢置信地道:“如果是這樣,那徐家豈不是真的……”早就知道了徐元珊的死期?

 所以,才能提前做足準備,這麼快就把喪禮辦起來。

 可正如雲蘇所說——

 徐元珊昨夜的突然死亡,對於局外人來說,是一個突發性的意外。

 沒人能提前預料到意外。除非這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人爲。

 那能提前預料到這種事的,要麼是安排“意外”的幕後黑手,要麼就是知情人。

 ——徐家屬於哪一種呢?

 君長淵鳳眸微眯,冷聲道:“難怪蘇蘇你說,這是一個提前佈置好的局,本王先前還有疑惑,現在倒是可以肯定了。”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這多虧了徐家人的“心急”,把喪事辦得這麼順利又盛大。

 雲蘇道:“不止如此,徐家人的態度也很有問題。昨夜在大長公主府,事情剛發生的時候,我就說過徐元珊的死有問題,最好是驗屍查明清楚,但她母親極力反對,堅決不同意。”

 “考慮到徐夫人突然喪女,情緒不穩定,又顧忌女兒的死後名聲,這點還說得過去。

 但是今天一大早,徐茂德三人就告御狀,把事情鬧到了陛下面前。

 我再次提出要驗屍,他們的反應比徐夫人還激烈,無論如何都不答應……”

 周管家忍不住道:“這有什麼問題嗎?徐大小姐是閨中而亡,徐家愛惜女兒名聲,不肯驗屍,也算合情合理。”

 “重點不是驗屍,而是徐家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他們根本不想查明徐元珊的死因,只想給我定罪。”

 雲蘇微微眯起眼,繼續道:

 “徐茂德三兄弟都是朝中官員,又當了幾十年的邊關將領,不可能是傻子。

 可是從頭到尾——

 無論我怎麼說明這案子的疑點,甚至他們自己都答不上來殺人動機,卻仍然一口咬定,再三懇請陛下給我定罪,就連他們的說辭都是一樣的。

 這是真的三兄弟特別有默契?

 還是他們提前串好了說辭,就是爲了在陛下面前,證明我有罪?”

 周管家渾身一激靈,後背發涼:“如果不是老奴聽到了風聲,讓沈大夫提前叫醒王爺入宮,那恐怕……”

 “不是恐怕。”

 雲蘇一字一句地說,“如果不是君長淵及時趕到,以徐家人當時的激烈態度,陛下一定會當場給我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