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押賭金科狀元

發佈時間: 2024-12-02 09:45:56
A+ A- 關燈 聽書

 李昕娘最終還是跟嚴青青走了,不過一路上顯得有些心思重重的。

 嚴青青以爲李昕娘不捨的吳家呢,沉着臉說道:“你若實在不想走娘也不強求,現在就把你送回吳家去。

 只是以後若有什麼事就不要再來找我了。”

 那吳二管家爲什麼會冒着背叛吳家的危險來明昭府給他們通風報信啊,雖然沒有挑明嚴青青也知道他肯定是受了李昕孃的指示。

 只是李昕娘不坦白,嚴青青就當做不知道吧。

 嚴青青可以爲了李昕娘跟吳家撕破臉,但是她若是一邊拿自己當槍使一邊還念着吳家嚴青青肯定是要再度寒心的。

 李昕娘聞言趕緊說道:“娘,我不要回吳家,我只是覺得嫁了人好難,爲什麼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呢。”

 嚴青青淡淡的回道:“那是自然,嫁人之前若是兩情相悅,那也只是兩個人的事。

 可是成親之後就是兩個家庭的事。”

 李昕娘聽了又開始沉默了。

 一旁的牧惜看不下去了,開口說道:“姐姐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若是這吳家對你好也就罷了,可是我瞧着吳夫人那個態度連咱們夫人都不放在眼裏,又怎麼會看的上你呢。

 還有吳景之,你受了這麼大的委屈難道他一點表示都沒有嗎?”

 牧惜也覺得奇怪,按說吳景之身爲李家的女婿,早在他們進京的時候就該上門拜訪。今天嚴青青親自上門,他還是沒有露面。

 嚴青青自然也想到了這件事,淡然開口說道:“吳景之應該不在京城。”

 李昕娘點點頭道:“他大半個月前就被吳夫人派出京城查賬去了。”

 說完李昕娘纔看着一旁的牧惜,越看越覺得有幾分眼熟,最後跟她記憶中的人臉漸漸的重合。

 然後驀然睜大眼睛看着牧惜問道:“你,你是牧惜?”

 牧惜點點頭,沒有否認。

 嚴青青則開口回道:“這是我給老二找的媳婦,他們已經訂婚了,以後也是家裏的女主人。你該喊她一聲弟妹纔對。”

 牧惜對嚴青青有多忠心,李昕娘是知道的。當初牧惜還打過她一巴掌呢。

 不過她現在覺得牧惜打的很對。

 牧惜也很有眼力勁,見狀起身給李昕娘行了一禮道:“以前有得罪的地方還望姐姐恕罪。”

 李昕娘可是知道牧惜在嚴青青心中的分量的,再加上當時確實是她做錯了,也趕緊回禮道:“不怪妹妹,是我自己做錯了事。”

 很快嚴青青一行人都回到了明昭府,李昕娘見到李月娘和李向陽後又是一陣抱頭痛哭。

 嚴青青讓餘管家給李昕娘安排了單獨的院子。

 下人倒是不用安排的,當初給李昕娘安排的那些陪嫁,今天嚴青青一併帶了回來。

 他們自然也是願意跟着嚴青青回來的,畢竟在吳家他們受盡了吳家下人的排擠。

 儘管李昕娘也維護他們,但是畢竟不是在李家。他們多多少少都受過吳夫人的懲罰。

 嚴青青得知他們的遭遇後又讓如意一人賞了他們二十兩銀子,算是補償他們這一年多來所受得苦。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嚴青青這一舉動立馬收買了人心,他們對嚴青青更加的感恩戴德。

 幾天後皇帝進行殿試,這些學子們都意氣風發的進了場。

 不管今日殿試結果如何,從今往後他們都是天子門生。

 成績好的可以留在京城得到重用。成績不好的只要能進二甲也能到地方上當個縣令。

 三年後如是不出什麼差錯,那必是知府的不二人選。

 當然若是淪爲三甲,那隻能被賜同進士了,同進士的前途不大,除非自身能力和關係都比較過硬纔行。

 像高縣令那樣的同進士出身,就是熬了很多年,再加上自己有一定的能力。這才熬到了縣令。

 不過在普通老百姓看來能做縣令那也是了不起的大人物。

 同時在京城的各大賭坊裏也在進行押注,他們都在賭誰能成爲金科狀元。

 來自宣城府丞陽的韓渝也有人押,不過他的呼聲很低,沒有紀閣老家的孫子紀同文的呼聲高。

 如意興沖沖的把打聽到的情況告訴了嚴青青。

 然後笑着問道:“夫人,您要不要也下注啊?現在賭坊裏可熱鬧了?”

 嚴青青想了想問道:“韓渝怎麼樣,呼聲高嗎?”

 如意捂嘴笑道:“韓公子現在是一賠十呢。”

 嚴青青瞭然,他們這是不看好韓渝啊。

 於是開口說道:“你從我的私庫裏拿五萬兩銀子全部押韓渝。”

 嚴青青一下子出這麼多銀子,倒讓如意喫驚不小。

 也不是嚴青青對韓渝有多信任,而是這麼多學子她只認識韓渝。

 被押了五萬兩銀子的韓渝也隨着一羣人進入了大殿。

 今日殿試的題目是賑災,題目上說假如你是官員,遇到大災大疫之年該當如何應對。

 這是緊扣時事的題目,據說此題還是蕭墨辰出的,他認爲作爲大燕的官員就應該關心民生,而不是做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傻子。

 這題目一出有人高興有人憂。

 一些家境貧寒的學子經歷了這次疫情,多多少少都會關注一些。

 尤其是明昭夫人給出的那些意見,都是很實用的。

 但是許多富家子弟,尤其是官家子弟對比此事就沒有這麼上心了。

 畢竟他們有喫有喝,影響不到他們。

 不管怎麼樣,皇帝一聲令下後這些學子們就開始了作答。

 當別人都在思考時,韓渝已經開始下筆了,他來自丞陽縣,對嚴青青和凌子元實行的那些方案最爲了解。

 再加上後來他也反覆琢磨過這些計劃,甚至還加入了自己的一部分見解,所以就下筆如神。

 就連皇帝都注意到了韓渝,暗自記下,想着等會一定要好好看看他的試卷。

 蕭墨辰也是認識韓渝的,雖然兩人只見過一面。但是韓渝是姑姑看中的女婿,而且爲了他姑姑還不辭辛苦的跑了一趟府城。

 將來韓渝入朝爲官他自然也要多關照幾分的。

 一個時辰後,答題時間到了。

 有些學子是躊躇滿志,信心滿滿。有些人則是垂頭喪氣。

 皇帝和幾個內閣大臣翻閱了完了所有的試卷。

 最後挑出來四份,毫無疑問這四人是即將出爐的狀元,榜眼,探花和傳臚。

 這四人分別韓渝,牧陽,紀同文和邢文風。

 要說這四人的文采不相上下,所以這個排名讓皇帝感到頗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