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傳言又現

發佈時間: 2025-01-01 09:08:49
A+ A- 關燈 聽書

 皇后不甘心的咬牙,看着蕭毓淑,也不知該說她太天真好,還是說她太相信顧蘇落好。

 但有一件事蕭毓淑說得對,她本來也是想到廣明宮審一審莊妃,畢竟京城傳言漫天,她這個皇后也不得不做做樣子。

 寢宮之內,顧蘇落趴在殿門上,把外面的談話聽了個清清楚楚。

 蕭銘玉剛被抓,京城就傳了這麼些事,顧蘇落鬱悶的嘆了口氣,轉身回到龍牀邊上,湊上去仔細瞅着太初帝的臉色。

 他身上的檢測儀器,在蕭銘玉被帶走後沒多久她就拆了。

 一是因爲太初帝各項體徵平穩,沒有太大的波動,呼吸,脈搏,心律等都正常,大腦狀態也已經恢復,事後只要一週做一次檢查就沒問題。

 當然,這也要看他醒來後,依他的狀態而定。

 至於輸液什麼的,依舊還是要的,太初帝現在的狀態,就好比從icu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理應是沒什麼大礙。

 但讓顧蘇落搞不懂的是,各項體徵都已平穩,爲什麼還不轉醒呢?

 她給太初帝測過大小腦,測過肌肉反射,遠遠還沒到成爲植物人的地步,照理這時候應該醒了。

 方纔她本來是要推門出去的,但聽到太后跟皇后的談話後,她又改變了主意。

 京城傳莊妃陷害太初帝,蕭銘玉包庇,誰知道她這一出去,會不會又中什麼計。

 所以她打算靜觀其變,最好就等到太初帝醒來。

 這一等,便又過了一夜。

 期間只有許公公進來給她送茶送飯,太后依舊是等在殿外,困了便到偏殿休息,蕭毓淑會武,歇息的時間要比太后短上一倍。

 蕭銘玉那邊,仝大人還是沒能問出什麼,但這已經無關要緊,要緊的是宗人府外已經圍滿了百姓。

 他們都要求蕭銘玉出來給個說法,太初帝究竟是不是真的被莊妃所害,他是否真的在包庇自己的母妃?

 明明今日是端午,但大家這會兒哪裏還有心過節。

 弒君奪位,天理不容。

 但幸運的是,蕭毓淑親自到宮門傳話,表明如今在救治皇上的是顧蘇落,顧蘇落是武宣王妃,若蕭銘玉真要害皇上,顧蘇落又怎麼還會去救?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此番話落,百姓也覺得有道理,心底到底是穩了一些。

 除此之外,皇后到廣明宮審莊妃也沒討到什麼好處,被嘲諷了一通不說,還被莊妃說成是誣賴。

 皇后自然不會與她一般見識,但心裏也是生了怒,回到宮中就派人去暗中查證,何奈,都是無功而返。

 像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事跟莊妃脫不了關係,但又所有人都證明不了是莊妃做的一般。

 至於什麼漠北的探子,皇后又不知道他們的暗樁在哪,口頭說說誰都會,但實際查證起來卻難於登天。

 有時候皇后不得不佩服蕭銘玉,論資質,她兒子不差,可比起蕭銘玉卻還是差了一大截,他怎麼就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查清真相?

 若非被他捷足先登,她至於陷入這麼被動的狀態?

 那個孩子,小時候明明是這麼不堪,怎麼長大了就似得了神助一般。

 就在大家都已經爲這事精疲力竭之時,京城坊間突然又出現了更加令人生駭的傳言。

 莊妃勾結漠北探子,從漠北探子處要來的是清魂散,清魂散是藥,但其藥性比毒更甚,若運用得當,可驅人聽令,此藥最初出自東昭。

 乃東昭國師半成之物。

 莊妃欲用此藥謀權篡位,將藥融於滴水之中,沾於杯沿之處。

 再命貼身之人喬裝成宮女,供上特製安神香,使皇上半夜口燥,如此,清魂散下肚,皇上病發!

 貼身之人乃莊妃培養的死士,已咬毒身亡,蕭銘玉將屍體藏於東郊二十里的茅草屋內,派有侍衛嚴加看守。

 顧國公未經允許,私自城外布兵,兵陣龐大,足以圍城,不信者,可查。

 武宣王府聯合顧國公府,狼子野心,叫人生寒!

 以上一條一條的傳言,也不知是經誰的口,前後流傳在百姓之間。

 一時間,京城百姓頓時沸騰,這些傳言不僅闡明瞭陷害手法,還說明了藥物的出處與作用,人證物證也都列了出來,其中細節,細思極恐,此時百姓想不相信都難。

 更讓他們心驚的,是顧國公在城外布的兵。

 此時太初帝病重,他在城外布兵是爲何?

 念頭落下之時,京城無數百姓幻想破碎,原還以爲蕭銘玉是被冤枉,如今看來竟又是真的!

 還有顧蘇落,她身出顧國公府,若非想要奪位,顧國公怎麼會在城外布兵,這難道不是想要裏應外合?

 傳言有說,清魂散可驅人聽令。

 那顧蘇落在救治太初帝的這幾天裏,明面上是救治,實際是想控制太初帝?

 百姓對此震驚無比,昨天蕭毓淑說顧蘇落在救治太初帝,他們還定了心神,如今一想當真諷刺得很!

 這念頭一起,百姓對武宣王府與顧國公府的譴責頓時一浪高過一浪,什麼菩薩心腸,原來是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

 不僅騙了皇上,還騙了他們所有人!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這一次,明明傳言依舊沒有提到顧蘇落,卻讓百姓的怒火直接澆向了她。

 若說上一次的傳言他們還能保持理智,但這一次百姓像是已經喪失了思考的功能般,不過半個時辰,就有人義憤填膺的衝進顧蘇落的醫館,砸的砸,摔的摔。

 一頓發泄過後,醫館被洗劫一空,裏面一片雜亂,如同廢墟。

 顧國公府那邊也不好受,蕭銘玉怎麼說都是太初帝的親兒子,百姓不敢得罪,就去顧國公府發泄。

 什麼臭雞蛋,爛菜葉,糞水都往顧國公府的大門砸。

 連顧國公府府門上的牌匾都被人敲了下來,要不是大門緊實,百姓估計還會衝進去將顧國公府也洗劫一空。

 連顧言書與顧言澈,也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哪裏還有先前的好名聲。

 百姓這麼一鬧,真就忙壞了宮中一衆大臣,不僅要派人一查傳言虛實,還要不住的派出府兵士兵軍隊維持街上秩序。

 明明今日是端午,卻連龍舟都被百姓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