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小七學武

發佈時間: 2024-12-02 09:42:40
A+ A- 關燈 聽書

 李向陽一邊蹲馬步一邊奶聲奶氣的說道:“大嫂,娘說了,練武是個辛苦活。

 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我以後要想在滄河鎮橫着走必須要有橫着走的資本纔行。”

 別看李向陽年紀小。但是思路特別敏捷,而且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有時候把袁慧娘他們都說的一愣一愣的。

 聽到李向陽這話袁慧娘笑道:“小七,嫂子是怕你太小了,在太陽下曬壞了。

 要不你去廊下扎馬步,那裏涼快一些。”

 李向陽看了房廊下,又看了看自己站的的位置。

 臉上雖然不情願,但是嘴裏卻嘟囔道:“聽人勸,喫飽飯。”說完就麻溜的轉移了陣地。

 廊下沒有太陽,陰涼了不少,李向陽扎馬步也沒有那麼熱了。

 袁慧娘知道李向陽人雖小,但是主意卻大的很,於是也不再勸。

 轉頭吩咐一旁的小曼道:“小小姐年紀小,現在天氣又熱,你一定要多喂她喝點水。”

 小曼就是嚴青青身邊被如意提拔上來的小丫頭之一,她聽到袁慧孃的吩咐趕緊應下道:“少夫人放心,夫人已經吩咐過了。

 每隔兩刻鐘就讓小小姐休息一會,另外夫人新研製的花露水也給小小姐用上了。”

 袁慧娘聽到小曼這樣說才放下心來。

 帶着李錦謙就進了嚴青青的房裏。

 嚴青青不知道又在埋頭寫些什麼。

 李錦謙奶聲奶氣的喊了聲:“奶奶。”

 嚴青青聞言放下手裏的筆,從榻凳上站起對着李錦謙拍拍手笑道:“來,大壯,到奶奶這裏來。”

 李錦謙聞言咧着小嘴搖搖晃晃的跑了過去。

 李錦謙已經一歲半了,比起同齡孩子也算是比較聰明的了。但是比起李向陽來還是有些差距。

 李向陽在李家是公認的聰明,就連心眼最多的李向安都說將來他們兄妹六人加起來也未必有李向陽心眼多。

 當時嚴青青還開玩笑說真要那樣李向陽的心眼將來還不跟篩子似的。

 李錦謙聽到嚴青青喊他小名,有些不樂意的說道:“奶奶,今天,今天。”

 李錦謙才一歲半話還說不利索,但是心眼也不少,他不喜歡別人喊他大壯。

 所以聽到嚴青青喊他大壯趕緊給嚴青青糾正讓她喊自己錦謙。

 嚴青青故意逗他道:“今天?今天怎麼了?是不是天氣很熱啊?”

 李錦謙見嚴青青不理解他的意思又急眼道:“奶奶,今~天。”

 嚴青青見狀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說道:“好,好,好,咱們叫錦謙,不叫大壯。”

 袁慧娘在一旁笑道:“娘,您說咱們家的小孩子咋都這麼聰明呢,尤其是小七,哪裏像個三歲的孩子啊。

 剛剛還在大太陽下扎馬步,說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呢。真真是惹人疼啊。”

 嚴青青聞言笑道:“那丫頭什麼德行,你還不知道嗎。

 你不必心疼她,她皮實的很。

 再說了我讓小曼看着呢,過一會就會讓她喝點水,不會中暑的。

 難得她有點自己想幹的事,能分散一下她的精力。省的她再去鎮子上逗雞遛狗的。”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嚴青青現在可是純純的一副老母親心態。

 孩子懂事聽話怕她在外面受欺負,孩子太皮實了又怕她在外面惹事生非。

 這也就是李向陽年紀小,大傢伙看她可愛,若是年紀稍微大一點還不知道有多少人來找她告狀呢。

 兩人又聊了閒聊了一會,袁慧娘開口問道:“娘,您研究的那個花露水還有沒有?

 錦謙和錦繡特別招蚊子,那個花露水特別好用,抹上冰冰涼涼的,還不容易招蚊蟲。

 關鍵這個味道特別好聞,香香的,還特別提神。噴一次能當好幾個時辰呢。”

 嚴青青聞言對着如意說道:“你去我的研究室裏再給少夫人取兩瓶過來。”

 如意聞言趕緊拿着鑰匙去了。

 嚴青青的實驗室可是寶貝的很,一般很少讓人進的。

 袁慧娘對着嚴青青連連道謝,嚴青青笑道:“你這孩子倒是跟我客套起來了。

 放心吧,這些花露水已經讓洗化坊正式投入生產了,以後要多少有多少。”

 嚴青青提到洗化坊,袁慧娘才一拍腦袋說道:“哎呀,瞧瞧我這記性,本來有正事來找孃的,這麼一打岔居然忘了。

 我剛剛從外面回來,門房那邊接到了二弟他們從府城的來信,娘,您看看。”

 說完就從袖口裏掏出信遞給了嚴青青。

 李向安他們已經去府城有好幾個月了,在劉夫人的協助下工坊各項事宜都進行的很順利。

 嚴青青快速的拆開信封后看了看,然後笑道:“老二說一切順利,工坊的工人已經夠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了。

 他們也開始批量生產了。

 他又發展了不少新客商,也接了不少訂單,至少未來的兩個月不會閒着。”

 袁慧娘聽了笑道:“二弟果真是有本事,這纔多長時間就在府城站穩了腳跟。”

 嚴青青笑道:“有咱們滄河李記的根基在這,大筆的銀子又砸了下去,再加上劉夫人的幫襯,他要是再辦不成事怎麼能管理好家裏的這些產業啊。”

 袁慧娘能感覺的出來,嚴青青雖然這樣說,但是內心還是爲李向安感到驕傲的。

 也是,如果放在誰身上,有這麼個能獨當一面的兒子都會感到驕傲的。

 說到李向安袁慧娘不由得又問道:“娘,二弟在信上可說了什麼時候回來嗎?”

 嚴青青回道:“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工坊那邊雖然穩住了,但是還需要找個可靠的人來進行管理。”

 說到這裏嚴青青嘆了一口氣說道:“其實這就是咱們家最大的弊端,雖然產業不斷的擴大,但是後續管理人員壓根跟不上。

 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一直也沒找到什麼有效的方法。”

 這也是嚴青青最苦惱的地方,他們工坊裏要的不僅僅是有管理才能的人,還要看他是否忠誠。

 自己培養又費時費力,像李三牛這樣的嚴青青可是培養了兩三年才能獨當一面。

 突然嚴青青腦子裏靈光一閃,她有個方法,或許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