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祭祖

發佈時間: 2024-12-02 09:37:31
A+ A- 關燈 聽書

 袁慧娘見禮物收的差不多了,這纔拿着禮單來到嚴青青這裏。

 嚴青青看了看禮單,還真不少。

 袁慧娘開口說道:“娘,這些東西都是給四弟的賀禮。

 我想着四弟現在手裏也沒什麼進項,不如就給四弟收拾出一間庫房來,把這些東西充做四弟的私庫。

 以後四弟用着也方便。”

 嚴青青搖搖頭笑道:“不用了,他如今年紀還小,喫穿用度都是家裏出銀子。

 沒得收點禮還要充做他的私產。

 再說了這些東西眼看着是收了,後期別家也是要還禮的,還不是要從公中出銀子。

 更何況他是個男孩子,以後的家業還要靠自己去掙纔行。”

 嚴青青對家裏女孩子一向寬容,但是對男孩子就沒這麼寵愛了。

 因爲在沒有李向陽之前,李向康算是家裏最小的孩子,所以嚴青青對李向康算是好的了。

 但是就算她寵愛李向康,也得一碗水端平。

 袁慧娘見嚴青青執意不肯只好作罷。

 這天丁員外夫婦帶着丁修上門求見。

 嚴青青趕緊讓人去請李向康。

 自己則在花廳接見了他們。

 丁員外和丁夫人一見到嚴青青就趕緊行大禮。

 嚴青青見狀趕緊讓人把他倆扶了起來,然後開口調侃道:“咱們都這麼熟了,這可不是你們倆平時見到我的禮數啊。”

 自丁老太太去世後,丁員外和丁夫人就經常上門,知道嚴青青不喜歡那些跪拜大禮,所以每次只是簡單的見個禮就算完事了。

 像今天這麼規矩的行禮也是少有的。

 丁員外笑着回道:“明昭碩人是我們丁家的大恩人,如今四少爺也又是丁修這小子的大恩人。

 要是不來給您磕個頭我這心裏總覺得不踏實。”

 嚴青青對丁家確實幫扶了不少,但是要說李向康對丁修有恩她倒還真不太清楚。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丁夫人見嚴青青有些疑惑,便開口把當初丁修不願意去府城考試的事情說了一遍。

 嚴青青聞言笑道:“這事我倒是知道,不過這也當不得恩情二字。

 只能說他們同窗之間的友誼使得丁修這孩子自己上進。”

 一旁的丁修憨笑兩聲說道:“嬸子,其實還不止這些。

 我平時學習一般,以我的水平本來考不上童生的。

 但是到了府城後,康兄給我惡補了一番不說。

 還把往年童生試的那些優秀文章拿給我看。

 這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

 正好這次考試的題目跟往年多少有些相像。

 我憑藉着記性,從那些試題中東拼西湊了一篇文章,沒想到居然也考上了。

 我爹還說是我們老丁家祖墳冒青煙了,其實我是抱了康兄的大腿才考上的。

 今天是跟我爹孃一塊來向嬸子,向康兄道謝的。”

 丁修的話剛說完就傳來了李向康的聲音道:“你平時不是總說咱們是好兄弟,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嗎。

 既然如此我有好東西自然是跟兄弟分享的。”

 李向康一番話說的丁修是熱淚盈眶,也是從這時開始丁修打定主意將來無論如何都要跟李向康做一輩子的兄弟。

 李向康最受不了丁修這副表情,又趕緊說道:“再說了這些東西也不是我的,是韓家爲了感謝我娘對韓渝哥哥的救命之恩特意送來的。

 所以咱們都是沾了我孃的光。”

 丁修趕緊擦了擦眼淚對着嚴青青說道:“多謝嬸子了。”

 嚴青青見李向康一心想把功勞歸在她身上也不再推辭,只是讓丁修和李向康一塊出去玩。

 嚴青青則跟丁員外和丁夫人閒話家常了起來,中午又留了他們喫飯。

 一家三口到了天黑才返回了縣城。

 轉眼日子到了八月二十八,到了祭祖的日子。

 不年不節的,祭祖還真是個大事,所以李開山佈置的格外的隆重。

 貢品也很豐富,除了有水果和鮮花外,還準備了雞鴨鵝,另外還有一整隻羊。

 橫豎滄河村不管是誰家都不差這點東西。

 整個李家的祠堂前擺滿了貢品。

 另外周圍還有看熱鬧的村民。

 李家是滄河村老大姓,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姓李。

 這些看熱鬧村民在看熱鬧的同時,心裏也有些羨慕,甚至有人心裏想着自己爲什麼不姓李呢。不然他們也能參與這麼隆重的祭祖了。

 族裏出了這麼有出息的後輩,就算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臉上也有光不是。

 李開山見人都到齊了,就宣佈祭祖儀式正式開始。

 隨即拿出一張寫好的紙宣讀起來:“大燕乾年十九年,時值中秋佳節之後。

 丞陽縣滄河村李氏族人,僅以果品佳餚,香帛冥金之儀,致祭於李氏祖宗面前。

 憑弔祖先,告慰列祖列宗,自我族人在滄河村立村以來已有七世。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昌隆繁盛,家族興旺,子孫繁茂。

 今有李氏子孫,喚名二牛者,雖已故去,然其妻嚴氏,誕下四子三女。

 嚴氏勤懇賢惠,聰穎有度,且有功於社稷。今已承天授命,被封爲三品誥命。

 其長子李向平,爲人勤懇,擅農事,被皇上冊爲八品農官。

 四子名喚向康,以九歲之齡,考取秀才之功名。此乃先祖保佑之功德,秉承先祖之遺德,不忘先祖之福澤庇護。

 常念先祖之恩德永垂,今全族齊聚,祭奠先祖。以表孝意。

 望先祖庇佑我李氏族人,同心同德,患難與共。

 藤蔓千里,皆出一源,家族興旺,匹夫有責。

 吾輩當奮力一搏爲家族爭光,爲國之培養棟樑。

 昭告尊靈,點燭焚香,叩首三拜,神安四方。”

 李開山洋洋灑灑的唸了一大統,一看這些祭祖詞就找人專門寫好的。

 現在村裏可有不少夫子,各個才華橫溢,想找人寫一篇祭祖詞可不難。

 至於嚴青青,是李開山和李老爺子強烈要求加進去的。

 他們都清楚沒有嚴青青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李家,更不可能有現在的滄河村。

 按照李開山的意思是想讓嚴青青一塊參加祭祖的,但是嚴青青以女子不入宗祠爲由拒絕了。

 一來是她確實不願意跪來跪去的。說到底李家的祖先跟她沒有多大關係。

 二來她不願意招惹是非,古代的女子一般是不能祭祖的,她也不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讓人拿住把柄多費口舌。

 所以她不參與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