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論糧食高產的方法

發佈時間: 2024-12-02 09:33:39
A+ A- 關燈 聽書

 日子過得很快,一轉眼又進入了夏天,到了該收麥子的季節。

 因爲李家那三千畝地耕種的晚些,雖然追了不少的有機肥。但是成熟還是晚一些,但是長勢頗好。

 好在嚴青青打算下一季種棉花,需要先進行育苗,正好可以錯開這個時間差。

 不過李向平從丁員外手裏買來的那一千畝地倒是按時收割了。

 因爲用了有機肥,麥穗顯得尤爲的飽滿。產量自然也比別家要高不少。

 這可把李向平高興壞了,跟他同品級的農官們得知了這個消息後都要求去李家地裏進行觀摩學習。

 這天凌縣令應大傢伙的要求,帶領他們去李家未收割的麥地考察。

 李向平更是一大早就帶着阿三出發了。

 他們到的時候凌縣令帶着幾個農官已經在那裏等着了。

 李向平下了馬後趕緊跟凌縣令行禮,凌縣令見狀笑着說道:“行了,咱們都這麼熟了,哪裏來的這麼多虛禮。

 諸位大人可是等了你很長時間了。”

 李向平聞言趕緊又向大傢伙告罪道:“諸位,真是對不住了,讓大家久等了。

 我這就帶大家參觀一下我們家的莊子。”

 說完對着大傢伙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向平一邊走一邊給大傢伙介紹這個莊子。

 這三千畝的莊子在丞陽縣絕對算是數一數二的了,莊子裏的長工到處可見,而且各個笑的合不攏嘴。

 他們雖然不是佃戶,但是莊子裏收成好,主家高興工錢也會給他們開的高高的。這是當初他們來做工時李向平許諾給他們的。

 就算不額外給他們開工錢,他們也是高興的,因爲都知道跟着李家做工福利待遇好。

 明昭碩人前幾天剛讓人給他們發了高溫補貼。

 當時他們聽了簡直是驚呆了,他們活了大半輩子,居然頭一次聽說什麼高溫補貼,說白了就是想方設法的給他們送銀子啊。

 這樣的主家他們怎麼會不愛戴呢。

 他們也都知道李向平是個和善的人,見到他帶着幾個一看身份就不凡的人前來參觀,都極有眼力勁的給他們讓開了道路。

 遙遙望去這三千畝金燦燦的麥子頗爲壯觀,也煞是好看。

 其中一個平時跟李向平不太對付的農官酸溜溜的說道:“你們家是不是走了什麼大運,爲什麼什麼好事都讓你們家佔了。

 明昭碩人一年多的時間官至三品誥命,你小子也是八品農官。

 你們家各項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不說,就連你們家的麥子長勢都這麼好。

 讓人不嫉妒都不行啊。”

 其實這人說的是實話,不仔細琢磨還不知道,一仔細琢磨嚇了一跳,李家這兩年發展勢頭確實很猛。

 不過只有李向平知道他們家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爲他們有個好娘,是他們全家付出全部的心血換來的。

 到現在有許多事情她娘還親力親爲呢,那本就不該是一個三品誥命做的事。

 不過這些李向平並沒有向他們解釋,他娘說過既然付出了就安心的享受這些成果就可以了。不必向外人解釋。

 倒是凌縣令開口說道:“本官帶你們來是參觀李大人家的莊園的,是向他學習如何能把莊稼種這麼好的,不是讓你們來攀比嫉妒的。

 你們同樣是農官,而且比年紀論資歷你們都比李大人要老,也沒見你們培育出來的莊稼有多好。

 與其有這個閒心在這裏說風涼話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爲什麼做不出政績來的重要。”

 凌縣令幾句話說的這些農官面紅耳赤的。

 因爲農官不需要經過層層選拔,他們大多數是家裏出錢捐來的小官,同樣是八品,但是含金量跟李向平這個皇帝欽封的八品可是差遠了。

 凌縣令的幾句話讓他們再也不敢多說廢話。

 另外一位王姓農官見氣氛尷尬,笑着打圓場道:“對,對,對,我們今天就是來向李大人學習的。

 李大人家的莊稼長勢確實比其他家的都要好,無論是以前的土豆地瓜,還是現在的小麥,我們想着肯定是有訣竅的。

 如果能把這方法推廣開來,對咱們大燕的百姓也有莫大的好處,李大人也是功德一件不是。”

 凌縣令聽了這話臉色才緩和了一些。

 李向平聞言笑道:“王大人說的是,本官也是有這個打算的。

 只是如果要呈報給縣令大人必須要有準確的數據纔行。

 而且目前我也只是在實驗中,這不剛有了一點成績,就邀請諸位大人前來參觀了。”

 凌縣令聽了更是點點頭誇讚道:“你如此謹慎是對的,畢竟這是關係到民生的大事。”

 隨即李向平帶他們參觀了一圈莊園,他們是越看越覺得震撼。

 如果家家戶戶種的糧食都這麼高產,那他們大燕朝壓根不存在飢餓問題了。

 這次凌縣令率先開口問道:“李大人說說吧,你家的麥子爲什麼長勢這麼好?”

 李向平笑道:“其實想要麥子長得好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如果現實的條件達不到我們就要自己創造,無非有三個關鍵點,一個是土地的肥力要夠,另外一個就是防止蟲害。再一個就是風調雨順。

 但是很多土地,哪怕是良田在種了幾年莊稼後肥力都會大大下降,糧食減產。

 到了季節蟲子也需要繁衍,會來啃食莊稼。

 要想風調雨順更要靠老天爺賞臉。”

 李向平這話說的包括凌縣令在內都點點頭,他們都是農官對這方面肯定是有所瞭解的。

 但是接下來李向平的話讓他們感到了震驚,只聽他說道:“其實土地的肥力是可以人爲改變的,肥料也是可是經過一系列的發酵製作出來的。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另外除蟲也不僅僅是靠人力捉蟲,前期也可以做一些措施防止蟲害的。

 當然除了這兩點外,水利也是很重要的,咱們大燕老百姓大多是靠天喫飯。

 風調雨順時咱們收成可能多一些,但是遇到旱澇天氣恐怕就不行了。

 那我們爲什麼不能把多雨時的水儲存起來,等乾旱時再排水灌溉呢。

 這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

 李向平的話說完就見諸位大人震驚的看着他。

 要是他所說的這些東西都能人爲改變,那地裏的糧食想不高產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