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這等皇權爭奪牽一髮動全身,在蕭銘玉眼裏,今日的大寧百姓安居和樂,大寧國力日益強大,他實在不希望朝廷發生任何動盪。
顧蘇落無奈的撓了撓頭:“行吧,那咱用膳?你一會兒可是要跑一趟馬場?”
蕭銘玉點頭,擡眸正要吩咐,門外卻先一步響起夏竹的聲音:“娘娘,皇后娘娘邀您到宮中用膳,賞秋姑姑已經安排了馬車在王府門口等着了。”
“……”顧蘇落一時無奈:“看來我不能陪你了。”
蕭銘玉忽而抓起顧蘇落的手臂,傾身在她脣上落下一吻。
沒有纏綿,也沒有貪戀,就是蜻蜓點水般的一吻,顧蘇落怔了一怔,還未反應過來就見他離了脣,耳根的微紅輕淺。
他不自在的抿了薄脣:“我替你更衣。”
“嘿!”顧蘇落反抓起他的手臂,小腿一跨便面對面的坐在了他的大腿上:“你大膽一點嘛!我又不會笑你。”
說完,抱着他的脖子狠狠的親了下去。
跟他那蜻蜓點水不同,顧蘇落要的是悠遠留長,雲霧纏綿。
皇宮,賞秋姑姑並沒有帶顧蘇落去景怡宮,而是去了東宮。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蕭銘川在京城建有太子府,有時候他會在太子府過夜,但大多時候爲了方便協助太初帝管理朝政,會就近居於東宮。
因昨日蕭銘川摔傷的緣故,許公公把他直接接回了東宮,宮中不僅有太醫,若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也能在第一時間通知太初帝與皇后。
當顧蘇落到時,殿中已經備了豐盛的早膳,皇后一見顧蘇落眼睛都亮了:“落兒!”
顧蘇落一個激靈,皇后什麼時候跟她這麼親暱了?
按理說她這麼叫也不算越矩,畢竟她是太初帝的兒媳,皇后算所有皇子的嫡母,她喚她這個兒媳一聲落兒,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就是有點彆扭。
顧蘇落拂去腦海的雜念,垂眸福了個禮:“見過皇后娘娘。”
此時的皇后一身宮裝典雅端莊,臉上的妝容更將她襯得雍容華貴,然顧蘇落在擡眸時還是看出了她眼下那抹淡淡的烏青。
皇后心裏的感激是映在臉上的,她上前緊握起顧蘇落的手,笑得溫和:“昨日聽聞是你救了川兒,本宮這心裏想了一夜都不知該如何謝你,今日備了早膳邀你進宮,你別嫌棄。”
顧蘇落又一垂眸:“不敢。”
其實對於顧蘇落,皇后之前說喜也喜,說不喜也不喜。
喜的是那日她生辰宴,顧蘇落獻的一曲着實讓她驚豔,京中想找出幾個才藝頂絕的女子可謂難之又難,偏偏顧蘇落就佔了一個。
不喜的是顧蘇落幾次未守閨秀之規,前有當衆挑斷顧蘇涵的手筋腳筋,後有不顧皇室顏面與蕭銘玉鬧和離。
這些都還是次要的,畢竟蕭毓淑喜歡她,再者她也不是她的親兒媳,她也不會去管那麼多。
然而之後孤千秋將她擄去東昭,她對顧蘇落的好感便直線掉到谷底。
且不說孤千秋把她擄去那麼久會發生什麼,一個是大寧武宣王,一個是東昭太子,兩個最尊貴的男人爲一個女子要死要活,這不是紅顏禍水,又是什麼?
當然,即便心裏這麼想,她也不會把這些思緒表現在臉上,畢竟,蕭毓淑喜歡她,太初帝也願意寬赦她。
就連蕭銘玉都不嫌棄,她這個皇后能在宮中混得如魚得水,無非就是該管的就出面管管,不該管的,她不僅閉口不談,連多看一眼都不會。
如今蕭銘川因她而得救,心裏的感激是真的,但面上的功夫她也不能少。
顧蘇落是沒想過要皇后報答她什麼,畢竟救人是醫者本分,道了“不敢”二字之後,反倒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應對皇后的熱情。
還好,這個時候蕭毓淑恰巧出現:“皇嫂!”
顧蘇落回眸,就見蕭毓淑一身紅衣勁裝,一頭馬尾英氣烏亮,她手中提着一個食盒,興高采烈的邁步進來,先給皇后福了個禮:“母后。”
“好孩子,快起來。”
看着滿桌的菜餚,蕭毓淑把食盒往桌上一放:“知道皇嫂來了,皇祖母特意叫我拿過來的。”
“……”
賞秋姑姑忙上前打開,笑着稟道:“是太辰宮御膳秋雪銀菊。”
顧蘇落看了一眼,只見那一整個碟子,只放着一枚點心,點心做的是菊花的形狀,絲絲縷縷極爲逼真。
通身雪白,乍一看像雪又像冰雕,菊花花蕊一處點綴着幾抹輕紅,顧蘇落仔細盯了一會,也看不出那是什麼。
“太后最喜的便是這道御膳,此膳唯太辰宮獨有,秋雪銀菊看着清涼,實則入口和暖,本宮與皇上大婚時有幸嘗過一次,那味道至今難忘,沒想到落兒竟如此得太后寵愛。”
太后送來這道御膳,着實是讓皇后驚了一下。
但她也只當是顧蘇落救了蕭銘川,太后心裏歡喜,畢竟宮中的這幾位皇子,除了蕭銘玉常年不在京城外,太后都是極喜歡的。
顧蘇落正要福禮道謝,蕭毓淑卻一把將她拉起,止了她的動作:“皇嫂你別拜來拜去的,母后也是,皇嫂來了那麼久都還未讓她入座。”
“是是是。”皇后順着她的話無奈笑道:“是母后的不是,你們快坐,如今十月,這膳也涼得快,仔細敗了口感。”
殿中宮女給顧蘇落布了菜,顧蘇落輕拿起筷子,問了聲:“太子殿下可還好?”
顧蘇落想的是,這裏是東宮,她們在這裏用膳,不會吵到內殿休息的太子嗎?
說到蕭銘川,皇后又是一臉的感激:“多虧了你,川兒如今纔會沒事。”
皇后這麼感激不是沒有道理的,昨日蕭銘川回來的時候太醫院的所有太醫都來看過,直言這樣的醫術在大寧絕無僅有。
因打了石膏的關係,太醫們也查不清蕭銘川的傷勢如何,但聽到說他的手臂被馬蹄踩踏時,所有太醫頓時無一不驚詫。
斷骨之症向來難治,更別說被馬蹄踩踏。
那馬匹多重?加上其力道,喻爲千斤鼎都不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