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從小培養

發佈時間: 2025-10-12 17:38:20
A+ A- 關燈 聽書

 第二個加入的是七十三歲的趙阿姨,她是退伍衛生兵。丈夫早逝,無兒無女,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孟沅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因關節炎發作而痛苦不堪。

 孟沅立即聯繫予寧,安排趙阿姨到醫院檢查治療。藝術團的姐妹們輪流照顧她,幫她做理療,陪她聊天。

 趙阿姨康復後,主動提出可以教大家急救知識。“別看我老了,這些技能還沒丟。”她驕傲地說。

 於是,“老兵之家”的課程又多了一項。趙阿姨的急救課不僅老人們愛聽,連年輕父母都來學習。

 一個個獨居老兵加入,一個個生命故事被打開。有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有在邊疆守衛多年的老兵,有爲國防科技奉獻一生的工程師…

 宋霆野和孟盈發現,這些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幫助,而是被需要的感覺。於是,“老兵之家”逐漸發展出多種活動:有的老人教書法,有的教軍歌,有的講述歷史故事…

 予安將這個過程用畫筆記錄下來,創作了一系列名爲《守護者·暮年》的畫作。其中一幅畫的是宋霆野和李老爺子下棋的場景,陽光下,兩位老人的銀髮如同鍍了一層金邊。

 這幅畫在當地美術館展出時,引起了不少關注。甚至有位記者專門來採訪“老兵之家”的故事。

 報道發表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劉大山老班長看到了報道,從東北打來電話:“好傢伙,老宋你們搞出這麼大動靜!我得回來看看!”

 更讓人驚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進來。有年輕人來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有醫生來定期義診,有律師來提供法律諮詢…

 “老兵之家”甚至收到了社會捐贈,租下了社區的一個閒置空間作爲活動中心。宋霆野和孟盈幾乎每天都泡在那裏,忙碌卻充實。

 然而,考驗總是不期而至。深秋的一天,李老爺子突然中風住院。他的兒子從國外趕回來,看到父親被照顧得很好,感動得熱淚盈眶。

 “謝謝你們,”他握着宋霆野的手說,“我一直擔心父親獨自生活,現在終於放心了。”

 李老爺子康復後,兒子想接他去國外,老人卻拒絕了:“我在這裏很好,有很多老朋友,還能教孩子們知識。去了國外,我纔是真正的孤獨。”

 最終,兒子尊重了父親的決定,但爲“老兵之家”捐了一大筆錢,說這是“替天下子女盡的孝心”。

 這件事讓宋霆野深思良久。晚上,他對孟沅說:“我在想,我們是不是該建立一個更完善的體系,讓‘老兵之家’能持續運作下去。”

 於是,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老兵之家”逐漸規範化:建立了健康檔案系統,制定了志願者培訓計劃,甚至與多家養老機構建立了合作。

 冬天來臨前,活動中心裝上了暖氣。周縫帶着幾個年輕人,給獨居老兵家做了安全檢查,更換了老化的電線電器。

 平安夜那天,“老兵之家”舉辦了聯歡會。令人感動的是,不少老兵的子女從各地趕回來參加。李老爺子的兒子也再次回國,還帶來了孫女。

 聯歡會上,宋霆野看着滿堂歡聲笑語,感慨地對孟沅說:“沒想到我們退休後還能做這麼有意義的事。”

 孟沅握緊他的手:“因爲你始終是個守護者,只是換了一種方式。”

 最精彩的環節是老兵們的合唱。

 聯歡會結束時,劉大山老班長突然站起來,清了清嗓子:“我有個宣佈!我決定不回東北了,就在這兒定居!宋霆野,你們得收留我!”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宋霆野笑着擁抱老班長:“早就該這樣了!”

 就這樣,劉大山搬進了宋家小院的客房。他很快就成爲“老兵之家”最活躍的成員之一,經常帶着老人們出去郊遊,還組建了一個“老兵攝影隊”。

 除夕夜,宋家格外熱鬧。除了自家人,還有幾位無子女的老兵也被請來一起喫年夜飯。一大桌子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飯後,大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念念在人羣中搖搖晃晃地走來走去,這個抱抱,那個親親,成了所有人的“開心果”。

 宋霆野看着滿堂景象,輕聲對身邊的孟沅說:“還記得我們剛退休時,我還擔心生活會無聊嗎?”

 孟沅靠在他肩上:“現在呢?”

 “現在覺得時間不夠用,”宋霆野笑道,“還有那麼多事想做,那麼多人需要幫助。”

 “每件物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孟沅溫柔地說,“而這些故事,值得被銘記和傳承。”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活動結束後,宋霆野和幾位老兵照例在院中下棋。劉大山一邊擺棋子一邊說:“老宋,咱們這‘老兵之家’是不是該擴大規模了?我聽說隔壁社區也有不少獨居老兵。”

 這話點醒了宋霆野。當晚,他召集核心志願者開會,提議建立“老兵之家”分會。予安和周縫負責設計可複製的運營模式,予寧聯繫更多醫療機構支持,孟沅則組織藝術團的姐妹們準備培訓新志願者。

 第一個分會選在了李老爺子原來居住的社區。開幕那天,原班人馬全部到場,宋霆野親自授旗。令人感動的是,李老爺子主動請纓擔任分會顧問:“我要把在這裏感受到的溫暖,傳遞給更多老戰友。”

 新模式很快推廣開來。三個月內,城裏成立了五家分會。宋霆野和孟沅變得比退休前還忙,每天奔波於各分會之間指導工作。子女們擔心他們太勞累,但看到父母眼中重燃的激情,又不忍勸阻。

 “爸,媽,你們要注意身體。”予安週末回家時,特意帶來營養品,“念念還想多陪外公外婆玩呢。”

 提到外孫,兩位老人才答應適當減少工作量,每週留出兩天時間陪家人。

 念念已經兩歲了,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他特別喜歡到“老兵之家”玩,老人們都寵着他,叫他“小開心果”。劉大山老班長甚至親手給他做了個木馬,放在活動中心院裏。

 “等念念再大點,我就教他下棋。”李老爺子信心滿滿地說。

 趙阿姨則笑着接話:“那我教他急救知識,從小培養。”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