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律師助理後,予安和周縫打開那個信封。裏面是奶奶熟悉的筆跡:
“縫縫、予安:若你們讀到這封信,說明我已離去。不要悲傷,我度過了充實的一生。唯一遺憾的是未能親眼見到你們共同創造的美。但相信你們會將愛與美繼續傳遞。
老宅留給你們,希望它既是紮根的土壤,也是飛翔的起點。我所有的繡品留給予安,因爲她懂得技藝的靈魂不在守舊而在創新。
最後,請你們共同完成一件事——找到林遠山先生,給他看我繡在《遠山》背後的那句話。他會明白的。
永遠愛你們的奶奶”
予安和周縫立即找出那幅《遠山》繡品。他們從未注意過繡品背面還有內容。當他們將繡框拆開,取出繡品,在背面右下角,果然發現了一行極小卻清晰的繡字:
“此山與彼山,雖不相見,雲海相連。”
《遠山》背後的那行小字繡得極爲精緻,不仔細看幾乎與絹布的紋理融爲一體。予安和周縫相視無言,心中卻波瀾起伏。這句“此山與彼山,雖不相見,雲海相連”道盡了一種超越時空的聯結,彷彿是兩個靈魂之間無聲的約定。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我們應該去找林先生。”周縫輕聲道,手指撫過那行繡字,“這是奶奶的心願。”
予安點頭:“但律師說林先生一個月前已經搬去了郊區的養老社區,地址在這裏。”她從信封裏抽出一張便條,上面寫着一個位於城郊的地址。
第二天清晨,他們驅車前往那個養老社區。一路上風景由繁華都市漸變爲田園風光,予安望着車窗外飛逝的稻田,忽然說:“奶奶和林先生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迪拜的那些傳統窗格。光線透過雕花孔隙,在地面投射出美麗的圖案,但窗格本身從不移動——它們只是靜靜地在那裏,讓光與影完成相遇的奇蹟。”
周縫微笑:“就像有些人,不需要朝夕相處,卻能彼此照亮。”
養老社區坐落在山腳下,環境清幽。工作人員告訴他們,林遠山住在最裏面的“靜心園”,那是專門爲藝術家和學者準備的區域。
他們在一間充滿陽光的工作室裏找到了林遠山。老人正坐在畫架前,專注地描繪着一幅山水長卷。見到他們,他並不驚訝,彷彿早已料到他們的到來。
“周姐姐走了,我知道。”林遠山放下畫筆,眼神平靜中帶着深深的哀傷,“她總是說,生命如刺繡,有開始就有結束。”
予安取出那幅《遠山》繡品,小心地展開:“林先生,奶奶在背面繡了一句話。”
當林遠山看到那行“此山與彼山,雖不相見,雲海相連”時,他的手微微顫抖,眼中泛起淚光。良久,他輕聲說:“這是我們年輕時的約定——即使不能相守,也要在各自的山頭綻放光彩,而我們的心會像雲海一樣相連。”
他邀請他們坐下,泡了一壺清茶,娓娓道來那段塵封的往事。
“我和周姐姐青梅竹馬,本已私定終身。但那時我有機會去巴黎美術學院深造,而她因家庭原因必須留下。離別前夜,我們站在小鎮的山頭上,看着遠處的連綿山巒,我說:‘就算相隔重洋,我們也在同一片雲海下。’她回答:‘此山與彼山,雖不相見,雲海相連。’”
![]() |
![]() |
林遠山抿了一口茶,繼續道:“在巴黎的歲月裏,我們通信頻繁。我寄去設計圖,她繡成作品寄回。那幅《雙棲圖》原本是我們計劃的結婚禮物,寓意鳳凰雙棲,白頭偕老。”
“那爲什麼…”予安忍不住問。
“因爲戰爭。”林遠山的聲音低沉下來,“通信突然中斷,我困在海外多年。等到終於回國,才發現周家經歷了太多變故。她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家,還收養了戰爭孤兒——就是周縫的父親。”
周縫震驚地看着老人:“我父親是奶奶收養的?他從沒告訴過我。”
林遠山點頭:“周姐姐總是這樣,默默承擔一切。當我找到她時,她已經四十多歲,拒絕了與我重修舊好的建議。她說生命有不同的季節,我們的春天已經過去,不如各自在藝術的山頭上繼續攀登,讓雲海相連就好。”
老人走到書櫃前,取出一箇舊鐵盒,裏面滿滿都是信件和設計圖:“這些是我們幾十年來的通信和合作。即使不能相守,我們從未停止在藝術上的對話。”
予安和周縫翻看着那些跨越半個世紀的作品,被這種深沉而剋制的感情深深打動。沒有轟轟烈烈的戲劇,只有細水長流的理解與支持。
“奶奶最後想告訴您,”周縫輕聲說,“她一直珍視這份連接。”
林遠山微笑,眼角的皺紋如綻放的菊花:“我知道。就像她知道我從未停止對她的思念。有些愛,不需要朝夕相處,只需要心靈相通。”
離開養老社區時,夕陽西下,爲遠山鍍上一層金邊。予安握着周縫的手,輕聲說:“我終於明白奶奶爲什麼那麼支持我們各自追求夢想了。”
周縫點頭:“因爲她深知,真正的愛不是束縛,而是成全。”
回到老宅,予安和周縫開始着手兩件事:完成《雙棲圖》的刺繡,以及籌備國際手工藝創新平臺。
刺繡過程變得神聖而充滿意義。每一針每一線都不再是單純的技術活,而是一種對話——與奶奶和林先生的對話,與傳統的對話,也是與他們自己內心的對話。
予安負責主要刺繡工作,周縫則用高科技設備輔助分析圖案的色彩結構和紋理層次。他們甚至開發了一個特殊的光學放大系統,讓細微的針腳變化能夠實時顯示在屏幕上,便於調整和改進。
“科技與傳統的結合不是取代,而是延伸。”周縫在調試設備時說,“就像望遠鏡延伸了我們的視力,這些工具延伸了我們創作的可能性。”
予安笑着點頭:“而真正打動人心的,始終是作品背後的情感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