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父母怎麼想,搬去省城的事情,都提上了孟家的日程。
家裏的山林平時都是請人幹活,如今只需要找個信得過的人代管着就行。
這件事孟盛交給了村裏的孟長根。
這人從山林種樹、種藥材開始,每次請人都會來,對樹木藥材的養護都熟悉,人也還算老實勤快,打理好那一百多畝地應該沒問題。
以後,孟盛他們只需在山裏的果子、藥材收穫時回來一趟,看着售賣和深加工就行。
村裏的房子就託給鄰居陳亮家照看,給工錢讓人定時通風打掃,不至於偶爾回來了沒地方住。
至於田地,孟成林他們去了縣城,孟盛就沒種過,一直都託給別人家種,眼下都不用再操心。
村裏的事情就這麼多,然後是縣裏。
陳紅杏覺得白水縣是孟家起家的地方。
家裏還有好些房子、商鋪在這兒,她得跟老伴一起替孩子們守好大本營。
說啥也不跟着去省城定居。
孟強跟妻子商量後,覺得搞運輸大有可爲,正準備着手脫離以前的單位,建立他們自己的運輸公司。
以前孟超帶頭弄的幾輛貨車,這些年又陸續加了一些,不過帶頭人這兩年持續投錢在南方建廠,運輸隊屬於他的股份一直在降。
運輸這行趟出路來了,就差不多就是個下金蛋的母雞,只要兄弟姐妹有錢往裏投,孟盛就不會跟他們爭。
孟父孟母也不跟兒子爭這個。
孟玲搭着孃家賺了不少錢,丈夫張老三又全力拉拔他自己的兄弟,兩夫妻關係不是太和睦,她也不想一直佔孃家便宜,補貼婆家。
所以弄到現在,裏面佔股最多的成了孟強和葛局長一家。
有熟悉的關係網靠着,當然公司的地址選在這會方便許多。
大哥常住南方,父母小弟暫時都在縣城,姐姐終究是嫁出去的人不用管,定下去省城的人就孟盛一家三口。
縣裏的生意,有沈保家跟父母兄弟在,他們不用操心。
眼下就是考慮什麼時候出發了。
向旭陽那裏暫時沒事,離過年又沒多長時間,孟盛還想着要不要過完年再走,沒想到孟宴小朋友知道後,吵着鬧着要立馬去省城。
這是個膽大且貪圖新鮮的孩子,聽說省城有更多的車,更多的人,更多的好喫的,爺奶都不要了,嚮往着奔向更廣闊熱鬧的天地。
陳紅杏是個疼孩子的,孟成林也想他爹孃和兄弟了,於是兩夫妻決定讓孟盛帶着妻兒早點去省城安頓,他們等過些天年近了,都去省城一起過年。
孟安榮老爺子自從帶着大房一家子去了省城 ,就沒再回來過。
就是孟成林家裏兩兒子結婚,也只是孟傑幾個做孫輩兒的回來送過禮。
說起來,幾年過去,一大家子真沒在一起過過年。
父母發了話,孟盛跟馮宜家就收拾了東西準備着出發。
家裏有車隊,多少東西都能帶走,只是一家三口收拾來收拾去,也沒收出幾箱子來。
省城啥都有,手裏不差錢,缺什麼到了地方直接買就是了。
何況又不是不回來了,不用那麼麻煩的搬來搬去。
行李不多,臨行前的事情卻不少,關係好的人家,總得上門去打聲招呼告辭。
兩口子先去了葛局長家,有巨大的利益捆綁着,兩家人這些年的關係越來越近。
葛小兵被送去當兵了不在家。
進門,孟盛跟馮宜家喊叔叔、嬸子喊得親熱,葛局長夫妻喊盛小子,宜家也喊得熱絡。
寒暄過後,說明來意,葛局長矜持笑道:“你們先去一步,說不定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再在省城相聚。”
這是可能要升遷了!
孟盛跟馮宜家又高興的祝賀人。
在這裏聊了半天,又吃了午飯,兩人就告辭去了陶家。
陶承業的身體還是那麼胖,因爲肥胖的原因,身體機能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醫生叮囑他忌口,可惜老陶一點不聽,說人遲早都有一死,早死晚死區別也不大,既然如此活着就要活個痛痛快快、隨心所欲。
連最基本的口腹之慾 都不能滿足,多活幾年也沒意思。
他的前妻,子孫多年獻殷勤徒勞無功後,知道他是個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也不再來裝孝子賢孫了。
好在老陶有錢,還收了幾個徒弟,照顧解悶的人都不缺。
馮宜家跟孟盛兩人到他家的時候,老陶正蓋着大衣,踩着火盆,躺在搖椅上有一口沒一口的喫着油炸花生米,聽着收音機。
邊上還有爐子溫着黃酒散發着陣陣酒香,小日子過得孟盛都有些羨慕,心裏情不自禁的冒出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管兒孫我享福。
馮宜家不知道丈夫心裏想的什麼,這些年不管是地裏種的還是在山上採挖的野生藥材,炮製好後全賣給了陶承業。
兩方合作愉快,她也挺喜歡這個胖叔叔,進門就笑着招呼:“陶叔好!”
陶承業聽到聲音,努力睜了睜已經被肉擠成了一條縫的眼睛,並沒有起身,直接指了指邊上的凳子讓兩人自己坐。
然後吆喝徒弟上喫的。
滿心滿眼都是喫的人,看到喜歡的客人上門,表達歡迎的方式就是上喫的,上好喫的。
於是孟盛跟馮宜家又蹭了一頓下午茶。
![]() |
得知兩人要去省城的事,陶承業詫異的挑了挑眉後,贊同道:“你們也是該搬家了,年紀輕輕的窩在村裏養老可不好。”
半糖言情小說 https://power-veg.com/
完了又吩咐徒弟收了一包難得的藥材,讓兩人帶去了省城送給張大夫。